書院是傳統民間辦學的教育模式。人們在這裡互相切磋,論學、教學、涵養身心。書院也可以說是讀書、教書、藏書之地。辦敬學書院是爲了推廣文化活動,弘揚中華文化。 書院只是一個據點,雖院址在巴生,不意味著學生一定得到巴生來上課。若其他地方有需要上課的話,我們都可以過去。院址是死的,知識是流動的,我們到哪裏,那裏就是敬學書院了。
2017年10月25日星期三
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
孔誕一日學(2017年10月15日)
歲次丁酉八月廿七日(週一)是先師孔子的誕辰,本院提前
盼诸位暫擱塵勞,緬懷聖賢,净慮沉思,涵養性靈。屆時全
基本内容:
(一)誦《論語》
(二)聽雅樂
(三)品清茗
(四)讀書自修
(五)心得分享
随緣樂捐。
報名:王老師(017-390 6756)、黄老師(012-453 3579)。
2017年9月20日星期三
“在家上學”之病——山長王德龍
“在家上學”不能説是悄然興起,極少數家庭悖離正規教育體制的選擇,可謂由來已久。近年隨著謾駡學校,無禮對待教師的行爲蔚爲風潮,“在家上學”的人數有逐漸攀升的跡象。表面上看似對現行教育體制的不滿,追根溯源,不過是極少數家長騁其私智的行爲。社會對此不進行省思,受害的必然是無辜的孩子。這種將孩子作爲實驗品的所謂“新教育”,無疑是將可憐的孩子推向不可挽救的絕路。用活生生的生命來作自私的試驗,父母需要面對的必是終生的遺憾。因此,不可不慎之又慎。
首先,主觀以爲學校和老師皆有毛病,皆不足以教育孩子的觀念本身,就已經説明“在家上學”理論基礎的薄弱,以及思想觀念的偏激與躁動。一支竹竿將所有的學校和老師全部打落水裏,站在岸上沾沾自喜的家長以及推波助瀾者,不惜犧牲孩子的一生,想要展示的不過就是自私的優越感。踐踏孩子的生命,將自己以及別的家庭置於惶恐境地的做法,令人髮指。其次,認爲現行教育體制存在種種問題,從而企圖尋找桃花源的想法,可笑而亦可悲。人生在世,問題不能不有。有理想而不能切實,最終所謂的理想本身也成其爲問題。
最直接的一個疑問便是:主持“在家上學”的家長以及所謂“老師”,難道本身就毫無問題,無論是品格或者學識皆已經臻至完人的階段?否則何以具備如此霸道的嘴臉,罵盡天下的教師?只要如此思維,便可知道“在家上學”的弊病。求全責備最終將引向虛假一途。這些不專業,甚至學無所長的家長和“老師”,必將使孩子錯過最佳的學習階段,最終勞苦而無所成就。這些所謂不受體制學校“污染”的孩子,或許比某些孩子更多一份天真,然而天真與單純並非人生的全部。須知經過人生的種種歷練,仍能保持赤子之心的人,方才是真正的樸實與真純。逃離現實者,必不能擁抱現實。
另一方面,父母實在不應該空想學習愛因斯坦在家“上學”,從而以爲孩子必定能夠擁有愛因斯坦般的成就。須知類似愛因斯坦般的情況,是千萬億人中極少的例子,並非常態。捨常態而弗由,家長需要做好心理準備的是,孩子未來將更多走向愛因斯坦的反面,此其一。部分家長或許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方面,著實用了一番苦心。諸如讓孩子學習某种樂器,讓孩子學習書畫,或者讓孩子學習武術等。然而這一部分的能力,並不能保障孩子成功走入社會,成爲社會有用的棟梁。多方面的能力,豐富而深刻的學養,方才是成人成才的關鍵。而這一切又必須在群體中,漸次達成。純粹這一點,就已經非一般家庭所能承擔,此其二。
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有“易子而教”的傳統。所謂的“易子而教”,便是不自己親自教養孩子,交由學校和老師縂其職責。其中的緣由,便是父母親自督導將會造成親子關係的交惡。而就常人言之,一般父母基於慈愛孩子,無能與孩子的脾性做長期的抗爭,“在家上學”的另一個大病,最終便是放縱孩子的種種劣根性。自我、懶散、驕慢、無禮、嬌氣、懦弱、幼稚、虛僞則是普遍的惡習。習氣的根深蒂固,孩子或許需要用上一生去逐一糾正。何苦來哉?
再者,“在家上學”的群體,往往以爲嚴肅、認真、有所要求乃是束縛孩子天性的根本因素,一般都是反其道而行,以爲簡易、輕鬆、歡樂以及笑聲,便可以保障孩子學習的動力以及興趣。實則,規範、規矩的喪失,禮貌、禮儀的缺位,對於莊嚴肅穆的積極意義不能夠充分認識,對於孩子的成長以及社會化,有百弊而無一利。一味的有趣和好玩,往往造就孩子的膚淺,深度的缺失。嚴格的要求,合情合理的責效,必要的懲處,生命方才能在適當的裁剪中,從稚嫩走向成熟,從自我自私走入群體以及具備公心公德。不能不再次強調的是,人乃群體性的生物,必要的整齊劃一,對於個體順利進入社會,成爲大群中的一員,自有其普世的價值。
體制教育上千年的歷史,其中往聖先賢所傾注的心血,國家爲此所付出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不是少數一些人天馬行空、自以爲是的主張和奔走所能夠取代。明乎此,家庭以及孩子必能健康成長,對家國與人群方才有所真貢獻。只要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能夠互相配合,家長能夠給予教師更多的愛護、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長之路,必定能夠在歡聲笑語中,勇敢接受生命的種種磨煉,從而茁壯成長爲一株參天大樹。
衷心 期盼每一個家庭和孩子們,皆能在中庸、中正的道路上,迎接生命的陽光,走出一路的芬芳。
2017年9月12日星期二
莊嚴肅穆之美——山長王德龍
美,與其它事物一樣,自有其豐富和多元的一面。
豪放不羈是一種美,自由自在也是一種美。美只要不引起問題,不造成群體以及整體的困擾,美本來就是人生的渴望與追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明月松閒照,清泉石上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都是美的千古典範。而除了無拘無束可以是一種美以外,規矩、規範、整齊劃一也是諸美之一。儀仗隊以規整爲美,只要稍有瑕疵,不美就會被敏銳地察覺;軍隊或者其它制服團體步操經過主席臺,嚴整與否,除了是嚴謹的紀律美以外,透過如此的展示,美的訊息也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團體的整體素質。也可以這麽說,美也是一種審視。審視一個人,審視一個社會,審視這樣的一個世界,究竟經歷了數千年的演化,目前達到了怎麽樣的高度。
也可以這麽說,如果有一種“美”,它體現的是小衆的趣味,並且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衝突以及冷漠,這樣的所謂“美”,便值得人類社會去省思。目前對於暴力、扭曲、病態乃至於變態的追求,在種種理論的包裝、商業推銷的推波助瀾以及衆人盲目的追隨下,正迷惑著世人的耳目。《禮記》〈樂記〉謂:“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對於醜惡的刻意探索,正是人心異化的根源。一種被過度渲染的“醜陋”,已然蠶食著這個世界。《禮記》〈樂記〉還說:“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哀怨的不斷拔高,暴力武力的不斷強調,清和安適卻迅速的疏離,亦説明現代以及過度西化的社會正在面臨的困境和災難。
後現代理論不分青紅皂白的解構,如同病房裏的化療和電療,不僅僅企圖把癌細胞殺滅,連同健康的細胞也一併同歸於盡。看似揪出了罪魁禍首,實則是將真正的好與真實的美一舉殲滅。癌細胞和種種醜惡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美與善卻漸漸走向末路。正因爲如此,唯有對於規範美、莊嚴肅穆美、道德美的重新重視,方才足以抵消百年來以丑爲美的追求,所迅速造成的種種弊端。
課堂上的起立行禮,是一種尊師重道的美;周會上唱國歌校歌和升國旗儀式,是一種愛國、愛校的崇敬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體諒和關愛,是一種樸素的人性美;犯了錯誤,父母和師長願意責備,乃至於懲處也是一種盡心盡責之美;宗教徒跪拜教主和宗教師,乃是一種信仰美,一種謙卑之美;至若彎腰行禮,跪拜父母師長、堂上歷代祖先,乃是一種無我之美,高度修養之美,以及有情有義,重情重義之美。種種的儀式與要求,只要嚴肅認真、細心用心,皆能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下,透過一種嚴謹的形式,讓人有所觸動,有所警醒,有所反思,有所感受,同時也有所升華。
純粹的自由,將會破壞一切的美;規範嚴整,則是警惕人心,喚醒善性,教會人們不要只是往前衝撞,該要停下腳步,回頭望一望,自我檢視,自覺、自律、自愛、自強,而又不忘初心,與人爲善的理性與靈性相結合之大美。過去對於五倫的重視,正是對於這種大美的敏銳覺察和努力貫徹。可惜的是,自我十分強大,日常十分浮誇的現代人生,不一定能夠感受這樣的莊嚴肅穆之美。
基於現代人生只想有趣好玩,不願意切實認真,於是乎,越是想要追求美,卻偏偏離美越是遙遠。 手中握著的那一把細沙,即將流逝,不足以爲美。
2017年8月22日星期二
建設真正的巴生文化城芻議(其四)——山長王德龍
丙、從大衆言之
一、尊重愛護 鼎力支持
大衆的態度,決定了事情的成敗。大衆對於老師士人的尊重,給予領導單位的充分配合,乃是建設文化城的基礎。空有理論和計劃,空有口號,不得民心,文化城終究只是一個幻想。
大衆首先需要認識到的是,在文化學習上,學校教育只是基本的教育,離開了學校,持續的學習,用心的培養自身的優雅與志向,方可提升生命素質。人生除開工作和賺錢,如果可以擁有更好的愛好和不斷的成長,人生將會變得豐富多彩,意義非凡。
故此,建設真正的巴生文化城,有助於生命的内化和升華,大衆理應鼎力支持和擁護。衆志成城,文化城的建設勢必事半功倍。
二、樂學參與 捨我其誰
然而,如何才是鼎力支持?對於文化城計劃的種種課程與活動,衆人都願意報名參與,樂於虛心學習,樂於謙恭用心,樂於謹慎沉潛,便是文化城最好的動力。否則,只有老師士人以及領導團隊的搖旗呐喊,衆人僅僅隔岸觀火,願意翹盼,卻不願意加入其中,成爲其中的一分子,文化城的建設亦必徒然無功。
巴生是我們的家,家的進步以及充實,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你我的參與以及付出,你我的相互扶持以及理解,乃是這個大家庭和樂溫馨的前提。人人皆有捨我其誰的壯志,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必定充滿希望。
一個實至名歸的巴生文化城,首先需要的是巴生人的愛護、擁戴,以及投身其中。
丁、從文化人言之
一、強學樂道 剛毅守成
在教育普及的現代社會,並非受過高等教育便等同於文化人。當今教育僅僅重視知識以及技術能力的弊病,便是士人君子的大量萎縮。商業思維的無孔不入,衆人不自覺的被欲望牽引,過去有理想和操守,有志向和真才實學的文化人,已經悄然變質。因此,辨別文化人的標準,已經不在於學歷或者技術含量。品格以及涵養,方才是文化人的本質。
君子的學養與才幹,在百年母文化疏離的現狀下,早已經遠離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建設文化城的關鍵,除了上述的種種,真正文化人的培養以及形成,同樣是不可規避的因素。文化人能否強學,能否於文化典籍上刻苦用功,並且對於正道有所領會和感悟,決定了文化城能否成形和長久延續。
文化城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時由於文化城並非商業城,故此,文化城須要文化人的長期以及細緻的耕耘,甚而至於犧牲奉獻,方可逐步成就。真正具備君子涵養的文化人,必可在艱苦和孤寂的環境下,憑藉剛毅的精神傳統,數十年如一日地持之守之,最終盼來文化城的成功落實。
反之,文化人如果墮落,文化城便可望不可及。
二、自覺自愛 自律自強
然而,文化人爲何墮落?甚麽因素致使文化人墮落而不自知?
誠如前文所言,世界性商業大潮的衝擊,西方流行文化的泛濫,以及中華民族對於自身文化的缺乏自信和認識,乃是文化人萎靡不振,甚而至於變節的根本因素。基於此,文化人自覺地回歸母文化,自覺地疏離商業思維,不再唯利是圖,不再亟亟於塑造個人名聲,高度的醒覺與反省,文化城方才具備了真實以及厚實的基礎。
除此以外,文化人如若不能自愛,文化城同樣也只能是海市蜃樓。文化人言談舉止的庸俗和躁動不安,思想境界低下,將造成民衆榜樣的缺失。喪失文化人的城市,必定不可能是文化城。捨棄高度的自律自制,將隨性隨便標榜爲自在自适,包裝成創新和創意,所謂的文化城亦將只是自欺欺人的私欲之僞裝。
要之,文化人的自強不息,艱苦卓絕而能甘之如飴,不在利益以及權勢的威嚇下讓步,民衆必定能夠盼來真正的文化城。而這樣的文化城,方才是可持續發展,同時又造福子孫後代的文化城。
仍需贅言的是,如若民衆能夠護持文化人,不獨文化人創造適宜於文化生根發芽的環境,其實民衆亦可創造適宜於文化人生存的空間。如此這般,文化城便近在咫尺,無須頻頻往外求索。
最後不得不著重強調的是,文化人如若不能指示正確的路向予民衆,反之卻在利欲熏心的左右下, 自身腐敗與凋敝,從而導民衆於歧途,這正是文化崩坏,文化城無望的根本因素。
附記:此篇所論,主要集中在思想精神層面。急著要成果的人,不免嗤之以鼻。然而,思想決定行動,精神彰顯品格。莽撞胡爲,無德無能,文化城終究只是一場空論。
建設真正的巴生文化城芻議(其三)——山長王德龍
(乙)從開展工作言之
一、立其根基 從容有序
任何一棵參天古木,必有一個健壯的主根,牢牢地深入厚實的土壤,方可成就千年的生長。同然,巴生文化城不可以是曇花一現的白象計劃。自欺欺人,不如不爲。既然要有所爲,便應該著眼於基礎和根源。如此方才是大衆翹首以盼的宏圖大計。
一步一腳印,從容有序,乃是衆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如何踏實,如何真實,卻不能夠空口説白話。巴生文化城如若要立足於世界而當之無愧,並且是外國友人津津樂道的文化重鎮,中華文化的精神及其普世的意義,便是必須把握的根本。真正文化精神的載體,乃是文獻典籍,民俗内容只佔了極小的一部份。促進民衆對於文獻典籍的熱愛與學習,從而提升民衆的文化素養,培養民衆予人親和有禮的印象,是樹立巴生文化城不可替代的内容。
須要著重強調的是:切莫爲了討好大衆而無限降低標準以及要求。長此以往,就是沒有標準,沒有要求,也即是我們目前所能看見的,中華文化只是一種裝點,一種表演,真實的卻是大家都在舞弄和利用中華文化。表面上看是人多熱鬧,反響不小。實則是貶低了文化,敗壞了品味,助長了庸俗。這種態度和舉措,對於宏深文化的傳承與建設,有百弊而無一利。
文化墮落,文化城建來何益?
二、教育為先 文藝隨之
因之如此,建設真正意義的巴生文化城,關鍵的工作在於教育。教育民衆具有熱愛和欣賞雅文化的修養,教育民衆具備欣賞美的能力,教育民衆成爲有涵養的人,如此這般,巴生文化城才不會淪爲虛有其表,只有建築和美食,然而卻缺乏靈魂的虛假之城。政治上的虛假早已令人生厭,巴生文化城背其道而馳,以真誠和切實示人,必可邀來民衆的擁戴。
要之,經典的再學習,乃是華人真正成爲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之關鍵。徒有黃皮膚和黑頭髮,還不足以爲華人。至於經典,必然離不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以及歷代的詩文等。以此爲主體,而以文藝副之,則此宏大和厚實的規模,假以時日,必可成就文化城的美名。
仍須贅言的是,純粹賣點手工藝品,銷售點零食糕點,這只是放大了的早市或者夜市,並不是文化城的真實面目。目光短淺以及亟亟於私利,只能讓我們永遠尾隨別人。如此這般,別人的城必將永遠是文化城,是藝術城,是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城,而反觀我們的城,則永遠只能是商業城或者消費城。
建設真正的巴生文化城芻議(其二)——山長王德龍
(甲)從領導團隊言之
一、謙恭有禮 大度容眾
歷來有所作爲的帝王將相,皆能虛懷若谷,彬彬有禮,禮待賢士與人才。對於大衆的意見和批評,也都能夠大度接納,然後擇善而從。粗暴無禮,念念只想士人、老師、人才聽從和服從的人,從來沒有能夠在歷史上留下一席之地。如此之人,自然也成就不了甚麽輝煌的事業。
建設真正的巴生文化城,須要真正有識之士的參與。而有識之士往往只信服禮賢下士,謙恭知禮的人。故此,領導團隊不能財大氣粗,自高自大,否則只能召來逢迎阿諛、虛有其表的小人,最終坏了大事。既然要建設文化城,首要之處便是領導團隊的文化素養。領導團隊自身缺乏文化素養,自以爲是,粗野無禮,建設文化城之說,不過是閙著玩的大話。
再者,我們經常批評有關單位不能禮遇人才,留住人才,並引以爲憾。因此,草創之初,我們便必須避免重蹈覆轍,讓人才都樂意貢獻所學,集腋成裘方才是正確的路向。
端正思想,擺正觀念,以身作則,真正文化城的建設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二、好學深思 知所先後
文化城的建設,乃是一個極其專業而又長遠的計劃,須要學有專長的士人老師的參與。基於此,由於領導團隊可能來自於各行各業,自身並不一定具備相關的背景與素養,故此,領導團隊的謙虛好學,不急不躁,願意多一點學習,多一點聆聽,多一點深思熟慮是極其重要的修養。如此便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浪費,同時也不至於指導大衆走入難以逆轉的錯誤方向。
事半功倍人皆思之,沒有人願意耗費心神,最終得不償失。對於真正中華文化的再學習,有助於提升領導團隊的素養,亦有助於增進共識。在此真實和厚實的基礎之上,正確的計劃,合理的措施,方能順利產生。同時,知所先後,牢牢把握重點,次要的留待日後施行,也是領導團隊樹立榜樣和威望的必由之路。散漫與混亂的舉動,只能令人喪失信心。只想著宣傳,只想著虛名,只想著虛張聲勢,所謂的建設必然只有三分鐘的熱度。
此中仍須著重提出的,乃是走出“文化產業”的迷思。因爲所謂的“文化產業”,往往不能確保重點在文化,副產品在產業。先有了“文化產業”的既定觀念,其結果就是利用文化來達到賺錢的目的。最後必然忽略和犧牲文化,文化淪爲生意人的一種口號、標榜以及廣告。目的達到了,即可棄之如敝履。這種謀求個人私己利益的言行,必然使真正的文化城之建設胎死腹中,徒遺笑柄。揠苗助長的道理盡人皆知,然而此刻我們卻正在進行著助長並使之枯萎的事而不自知。成例在先,不煩贅述。
上文
上文
2017年8月16日星期三
“禮樂人生"民歌講唱 暨 書畵分享會
主講:王德龍老師 黄智鴻老師
地點:巴生中華國中
日期:26/8/17(周六)
時間:上午十時至十二時(講座會)/
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黄智鴻老師書畵展示)
入塲免費
歡迎諸君携眷出席。謝謝。
日期:26/8/17(周六)
時間:上午十時至十二時(講座會)/
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黄智鴻老師書畵展示)
入塲免費
歡迎諸君携眷出席。謝謝。
详情请浏览 脸书活动页
2017年8月1日星期二
2017年7月22日星期六
2017年7月12日星期三
建設真正的巴生文化城芻議(其一)——山長王德龍
前言:詮釋以及規範
雪州巴生市因爲擁有四間獨中以及早期先輩重視華人文化的關係,長期以來被視爲文化城。時移勢易,基於國人高度數碼化、商業化以及西化的關係,文化城之稱已經引來諸多質疑。不惟巴生如此,全馬各大城市,真正夠得上文化城之稱的,或許一個也沒有。因此,首先須要對“文化城”進行必要的詮釋以及規範。
要之,華人人口的多寡、城市歷史的長短、建築的古舊與否等,僅僅是文化城其中的一項指標。因爲人口、歷史、建築的因素,而將某個城市認定爲文化城,顯然是表面、浮誇與武斷的舉措。因爲,華人人口如果有四分之一不以華語或者各籍貫方言爲日常交流語言,必然有愧於文化城的稱呼。其次,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如若生活方式高度西化,喪失原來民族的特色,與世界其它各大城市不見明顯的差異,文化城之譽不過是虛假的稱謂。至如建築的風貌,如若喪失精神的貫通,徒具外在物質的形式,文化城自然不過是一種旅遊資源,乃至於賺錢的工具。文化城的建設與存在,和人的素質無關,也和人的精神層次的提升無關的時候,文化城之說,只能淪爲商人覬覦的生産手段。
從華人的角度言之,我們須要明確認識的是:早期從中國南來的先輩,大多數並不具備太高的文化素養。他們只是很本能的將原來華人的生活方式移植至南洋,基於此,這種民間的生存方式,雖然仍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也有保存和傳承的必要,但是卻不是更高層次的中華文化。更何況隨著時間的變遷,這些原來十分地道的民俗生活方式,早已經不同程度的變更,甚至於面目全非。因此,純粹裹裹粽子、舞龍舞獅、寫寫書法等,並不能直接認定爲即是文化城的座標。也就是說,真正的文化城,一個投諸世界也絲毫不愧色的文化城,必然還有更高、更深的層次須要同胞們去追求。否則一個文化底蘊薄弱,思想和藝術層次庸俗的城市,並不需要大衆耗費巨大的心力去支持和擁護。同時,我們何須傾全城之力,去成就極少數人自私自我的虛名和利益?
此中尚可以叩問的是:百餘年過去了,何以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仍須爲真正的巴生文化城而謀劃?可以這麽說,過去種種的謀劃,自有過去種種的需要,過去種種的無可奈何,以及過去種種的局限。我們如若自困於當年救亡的窘境,僅僅想到了擴大影響面,迅速獲得認同和讚賞,從而捨棄了向上、向善、向深處以及高處繼續挺進的遠大目光,再過五十年,我們的後代子孫必然也依然須要從新探索此項課題。而別人早已經後來居上,遙遙領先。再者,我們必須痛切反思的是,今日種種之亂象和衰頽,即過去種種決策與行爲的結果。
另一方面,從政治以及國家需求上思考,所謂的“文化城”固然無須局限於華人文化。各族文化如若獲得同等的重視與發展,將巴生塑造爲全國首個凝聚和展現各民族文化的城市,全民必然樂見其成。然而,馬來人的文化自當由馬來人親力親爲,印裔同胞者亦然。如此,在集中精力與資源,分工協作的基礎之上,方可真正成就文化城之名。華人無須在此課題上過慮,以致模糊了焦點,分散了精力。華人如果真的有此雄心壯志,確實想將巴生建設爲矚目的文化城,首要之關鍵,在於提升自身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切實學習以及傳承,並且落實中華文化的教育於言行舉止之中。目前種種好玩、有趣、熱鬧、嘩衆取寵、創造一個又一個浮誇記錄等等的躁動舉措,除了引發大衆的追捧以外,無益於真正文化城的建設。要之,快速以及高效,乃是戰爭時期和商業競爭之手段;守前待後,循序漸進,百年樹人,則爲文化和教育之不二法門。
因此,我們如果不能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和共識,文化城之說必然是鏡中花,水中月,虛假之餘亦必徒勞無功。知此,方有往下敍述的必要。 (待續)
2017年7月11日星期二
2017年5月25日星期四
飲食男女與文化建設——山長王德龍
飲食乃是人生日常之所欲,除了刻意的辟穀,沒有人可以離了飲食而仍然生活自如。飲食是生命的基礎,這已然是贅語。因此,對於飲食的講究,也實在不能直接目爲庸俗低賤。孔子不是早就說過“膾不厭細”麽?而中華民族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琳琅滿目的精細雕琢,是人類文化總和的一道亮麗風景。
時移事變,我們也已然不再像從前般窮窘。過去一點豆瓣醬,一碟腐乳,一小塊鹹魚,便已經是全家人的一頓飯的情景,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切的變更,促成了今日我們孳孳求食的態度。一盤十幾元的炒粿條,人龍直從店内排到店外;古早味的云吞面,逢周六日和節假日,人滿爲患;虛名在外的煎蕊,多大的烈日當空,誠心誠意苦候的人群,不得不讓人驚嘆飲食對於人的耐力,原來可以使之無限提升。
追捧一道道的美食,因爲我們都是飲食男女,“食色,性也”,一點不差;對於美食的熱渴,自然還包括了文化的傳承,民族認同的下意識狀態。一家人搓湯圓,其樂融融,這不是封存童年的回憶,重視家庭生活的文化而何?綁好了粽子,分派親友,除了表情達意,當中紀念屈原,緬懷先賢的傳統,只要有粽子,只要還有人去述説,屈原便永遠在時空中活著。飲食,爲了活下去;飲食,也是一種文化。傳承飲食文化,也即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
可是,如果我們只是熱衷於追逐舌尖上的刺激,一本本書、一個個節目、一次又一次的談話,完全集中在飲食的好與坏,精製與粗糙,古早或者現代,中式以及西式,乃至於中餐西做,西餐中做等等以外,飲食成了工作之餘,人生的全部時,可能我們需要停下忙碌的步伐,問一問自己以及他人:沒有更重要的事情,沒有更重要的理想了麽?再豐盛的一頓飯,再講究的佳肴,再傳統的美味,如果它就是人生數十年唯一的追求時,豐盛以及講究,佳肴以及美味,顯得多麽蒼白以及空洞。活著,竟然只是爲了填飽肚子。《中庸》說“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人都需要飲食,但是真正知味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然而,知什麽味呢?酸甜苦辣咸不即是味麽?
五味調和是我們的味;和則是這種種味的精神。離了這關鍵的精神,美味也好,古早味也罷,再也不是我們熟悉的美味以及記憶。那些添加了奶油的糕點,大量醬料調製出來的所謂美食,追根溯源,實在不能算是甚麽童年的味道,傳統的美味。也可以這麽說,精神的迷失,最終必將造成味道的失守。味道丟失了,生命還在;精神丟失了,人生也還在;只是,這樣的人生,如同一道道失味的飲食,少的就是珍貴的靈魂。魂魄蕩然,飲與不飲,食與不食,差別已經不大。
其實,我們當知,先輩離鄉背井南來,草根佔了大多數。我是草根,你是草根,有多少人不是草根?爲了活下去,他們只好日以繼夜地苦幹,於是纔有我們的今天。我們一方面,應該對這種種的過去,珍之重之;更應該知道,還有更多的建設等著我們去締造。僅僅守著過去草根的生活,草根所創造出來的歷史,必然愧對先人。先輩完成的使命,我們代代承續,不敢遺忘;先輩未竟的偉業,我們前赴後繼。如同美食還有更高的境界可以求索般,精神的建設還有更高的層次須要追求與完成。我國開國六十年,華人移居此地,成爲我國人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實還有許多文化建設等著我們去逐步落實。
心念不停留於飲食,在飲食以外,飲食男女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可以敞開胸懷去追求,去締造,去完成。古早味的飲食動力,可以肩負更大的使命。吃飽了,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文化建設便是其中的一項。
你願意和我一同走一個,從飲食到美食,從味覺到精神的路麽?
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
《汉书》与西汉史(2017年6月2日开课)
敬学书院于六月二日 (周五) 晚八时三十分,由王德龙老师开讲《汉书》与西汉史。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鼎盛之朝代。刘邦以及项羽争雄的事迹、 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世界上 首屈一指的强大国家等,皆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掌故。
本课十二讲,通过不同的历史人物以及重大事件,讲述西汉 一朝的盛衰兴替与文治武功,並藉以省思当今家国人生之是 非成败。
学费:兩百八十元。报读电话:黄老师 012-4533579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鼎盛之朝代。刘邦以及项羽争雄的事迹、
本课十二讲,通过不同的历史人物以及重大事件,讲述西汉
学费:兩百八十元。报读电话:黄老师 012-4533579
端午雅集(2017年5月28日)
通告諸位同道學友:
我院將于本月二十八日 (周日) 上午十時至一時進行
"端午雅集",歡迎携眷出席。
屆時講詩聚學,叙話以樂群;撫琴吟唱,品茶而會心。有意
端午和樂
敬學書院 誠邀
臉書活動頁
2017年5月16日星期二
創新以及創意——山長王德龍
如果人往往容易失之偏頗,那麽談論創新以及創意,或許可以將之區分爲外在創新與内在創新兩個部分,庶幾得以比較全面和深刻。
新與舊,乃是相對的概念。華人常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說得文雅一點,即是革舊鼎新。這也是自然規律:老葉凋零,新葉萌發,大地又迎來勃勃生機。老的一輩最終行將就木,年輕的一代則欣欣向榮。然而,如果只是看到這一點,人生不免無情,同時也無義。因之如此,中華民族在新舊交替的規律上,還明白了繼承和傳承的道理。基於情,所以說慎終追遠;基於義,所以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的新,從舊中來;新不是全新,而是在舊的基礎上,往前、往上增進、遞加。因此,這種新並不單薄,同時也並不浮誇。就如一株千年古樹,總是較一般只有數十年的樹種,容易令人感發,令人神往,令人有一種厚實和踏實,以及充滿無限希望的殷切盼望。至如枯木逢春,則又增添一層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驚喜。
有了以上基礎,可以先說說外在創新。外在是表面,是物質,是精神以外的總稱。外在的時移世易,滄海桑田,乃是人生界與物質界的常態。沒有東西可以常新,也沒有東西可以常舊。衰敗了,淘汰了,也就有新的取而代之。這一切,沒有終點,這是古人循環往復的觀點。優勝劣汰的想法,不免失之偏頗,失之輕易。中國人的書法,正可準確反映此中細微,不容易覺察之處。甲骨文被掩埋了,金文取而代之;金文大篆隨著時代的進步,最終又被小篆所替代;小篆登上歷史舞臺沒有多久,隸書由於簡便,日常生活的記錄,甚而至於廟堂碑文,便由隸書書之簡冊,刻諸石碑;繼之而起的則有章草、行書,而最終經過千年演化而集中諸種法度,以嚴謹規範之美,而成爲華人日常書寫的範本,則是開放的唐朝時期才真正定型的楷書。楷書是年輕的,是新的,但是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以及藝術生活、學術生活中,大篆、小篆、隸書、章草、行書、草書仍舊普遍,仍舊通行,仍舊是心靈的滋養。清末甲骨文重見天日以後,三千年前頂舊的甲骨文不僅僅是學術界嶄新的課題,全新的生命力,同時也是書家和書法愛好者,趨之若鶩的新寵。由此可見,舊的也可以是新的,傳統的自然也可以是現代的。
可以說,在中華文化的眼裏,新的無可厚非,新的自有新的用處,新的存在的道理。而舊的卻可以在新的尊重和護養底下,繼續煥發新的活力與生命力。新舊不悖,老少共同承擔起生命的延續以及前進。誰都不想取消誰,只想在提升的前提之下,互相愛慕,相互扶持。於是,便有了數千年不斷的延續,傳之久遠。新與舊,代與代之間,總見無盡的溫情以及敬意。如果,現代人生可以如此這般的主張創新以及創意,這樣的創新以及創意絕對可以擁護,絕對必須持之守之。如果,現代的創新以及創意,不過就是只要新的,不要舊的,只要年輕的,不要年老的,那麽這樣的新,不過就是無情,不過就是無義,不過就是粗鄙、莽撞以及刻薄。
喪失情義的新,無根底、無基礎、無滋養的新,縱使流行一時,也不過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千萬年的生命軌道上,終究留不下半點痕跡。這種取向,只能是好利浮薄、自私自我之徒,時時追慕的方向。情深意重,不想墮入名利迷宮不得超拔的智者、士人,絕不如此思,如此爲。也惟其如此,人類社會才不至於在創新和創意的藉口中,走向覆滅和衰亡。
再説說内在創新。
《大學》裏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處的新,並非指的外在物質世界的新。此處的新,指向精神,指向涵養,指向道德操守。人,總免不了種種缺點,種種弊端。基於此,曾子所謂的“吾日三省吾身”,說的是往内的省思。這是一種檢討,也是反省,更是覺察。每日覺悟自己的非,盤點自己的過失,便是新的開始。如同老化的細胞也需要新陳代謝一般,人生的諸種惡習、情緒、惡念,都應該獲得更新。以道,以德,以善,以美,去替代那些邪佞、醜陋、兇殘、欲念,新的一天,又是新的生命,新的開始。即便已屆暮年,由於内在的不斷革舊鼎新,老去的只不過是外在的軀體,内在的精神世界,依舊煥發著神采,熠熠而充實。孟子說:“充實之謂美。”這樣的美,能夠讓人生界無限延續,無限發展,無限進步。這是外在創新與創意的本源,也是初心。初心的健康和壯碩,也就不會導向社會的墮落,世界的急速敗壞。
故此,我們常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因爲願意放棄自私的我,面對強大自我的缺失,從而趨向正道。正道通向光明,光明正大,也就得以悅,得以樂,得以“人不知而不慍”。多助不過就是額外的收穫而已。如此便是君子,而非孳孳想著獲利,獲得愛,獲得擁戴,而絕不想自我反省的小人所可比擬的境界。說得簡明一點,内在的創新與創意,不過就是常言之自律自愛與自強不息。常言所以是容易明白的,但也正因爲容易說,也就往往不容易企及。自強不息的新,需要堅定的信念以及頑強的勇氣。多少人於此道上輕言放棄,中途折返,乃至於步入歧途,不過就是克服不了自新所必需面對的,那個曾經以及依舊醜陋的自我。
最後,當你輕易的說:“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要被傳統束縛”和“傳統沒有用”的時候,是否也可以在尊重的基礎上,想一想錢穆先生“溫情與敬意”的提點呢?或許,學會看見和理解中華文化的創新與創意,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創舉。而你,是否願意參與其中,成爲這株千年古樹上,一個新鮮的蓓蕾,等待下一刻的盛放?
2017年5月11日星期四
話説“馬來西亞人”——山長王德龍
“馬來西亞人”並非一個空洞的概念。
“馬來西亞人”的凝成,取決於我國各民族之間語言、文化、風俗、以及思想的交流和融合。而這樣的交流以及融合,關鍵在於能否處於自然、開放、相互尊重、彼此欣賞和公平公正的基礎上促成。任何政治意味的勉強,將使數百年來不斷更新和深入的融合過程,放緩步伐、中斷,乃至於毀於一旦。要之,急躁只能引發衝突。
另一方面,任何個人片面或者拔高的言論,無視於事實的主張,亦將淡化“馬來西亞人”的意義。與其爲了簡便易成而呼籲放棄馬來人、印度人、華人的稱謂與強調,不如呼籲各自正視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文化。一個尚且不尊重、不愛護、不認識自己文化的民族,我們如何奢望他能夠尊重他族的文化,他族在我國合理以及合法的生存、繁衍與發展的權利?缺乏交流的基礎,我們又何以在和諧、與人爲善的前提下,促成獨特的“馬來西亞人”之凝成?
坊間目前比較流行的去“華人”觀念,以爲只要強調“馬來西亞人”,便能解決華人在我國生存的窘境,不能不説是顛倒是非。首先的一個問題是:其他民族是否願意放棄各自的身份只談一個“馬來西亞人”,已然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如果其他民族不認爲這種放棄是可行的,乃至於可能希圖從中坐收漁翁之利時,華人自己放棄“華人”的身份,無疑就是自取其辱,或者讓人有機可乘,甕中捉鱉。
其次,果然大家都放棄了各自的身份,只著重強調“馬來西亞人”時,並不意味著民族與民族之間就已然和諧相處,政策上不再有任何的偏差。而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各民族以什麽來交流,以什麽來融合?各自放棄各自的語言、文化、風俗而空談“馬來西亞人”的形成,其結果必然是全盤的西化。否則一個沒有真正内涵的“馬來西亞人”,如何立足於世界?
從一個更通俗的角度審視此課題,如果須要放棄“華人”的觀念方可促成“馬來西亞人”,那麽何以近些年來衆人都在追尋著古早味?華人器樂與聲樂,華人的多神信仰,華人各籍貫的方言以及飲食,華小、獨中、國民型中學、三院等等,難道就妨礙了“馬來西亞人”的形成?答案顯然不是如此的。如果上述的各籍貫語言和風俗仍有尊重和保守的必要,去“華人”的課題也就應該終結。因爲我們從來不會認爲只要“華人”,而不要福建人、廣東人、潮州人、客家人、海南人。同然,何以“馬來西亞人”就必須放棄馬來人、印度人、華人的身份?
對於多民族凝成的我國而言,各民族的身份是“馬來西亞人”身份的基礎和實質内涵。必須回應的問題,仍舊須要獲得正式與合情合理的解決。任何童話式的幻想,近於文革時期假、大、空的言論,將無可避免的引發更嚴重的問題。要清楚知道的是,應該負責任的一方,還必須負起他該負的責任。我們替代不得,也沒有必要替代。我們切勿以爲,我們肩負了他方的責任,問題也就得以迎刃而解。必須明白的是,過度的隱忍並不能真正換來風調雨順和國泰民安。
“馬來西亞人”的凝成,本就是複雜和艱難的事情。也正因爲如此,我們更應該自強不息,再接再勵,代代相承。唯有如此的毅力、耐心與遠見卓識,方能實實在在、真真切切融鑄一個内涵厚實的“馬來西亞人”。
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老电影欣赏会——《三娘教子》”(2017年3月30日)
(巴生28日訊)敬学书院将于本月30日周四晚8时至1
该院欢迎出席者7时30分入座,并于开播前聆赏现场弹奏
入场随力乐捐。
该院地址为26,JALAN RAYA TIMUR,41000 KLANG.
(KLANG KTM站斜对面双层百年老店)
联系:黄老师012-4533579/ 王老师017-3906756。
最新消息将更新于脸书活动页
2017年3月14日星期二
敬學書院周末講壇 《古人如何化解煩惱?》(25.03.2017)
敬學書院周末講壇——《古人如何化解煩惱?》
==========================
或問:煩惱?
對曰:人之所以有煩惱,在想不開、想不通、想不斷。想不
再問:何謂也?
對曰:紙短情長,未盡之言,屆時會上,再與諸君回望古人
日期:三月二十五日
時間:晚八時至十時
主講:掌學 黃智鴻老師
入場:隨力樂捐
歡迎瀏覽臉書活動頁 。
2017年3月1日星期三
教育到底怎麽了?——山長王徳龍
教育是良心事業,教育以精簡、淳樸、真誠為本質。任何花俏、複雜、虛假的言行,乃是教育的反面。當我們看到孩子單純、誠懇、彬彬有禮時,無論是家庭教育或者學校教育,即可認定為用心並且成功的教育。反之,如果孩子虛僞、無禮、自高自我,難以教養,即可判定如此的教育早已經違背了教育的本質與初衷。
翻開地方版新聞,往往讓人不寒而慄。學校刊登新聞稿的本意,已然不單純。其中宣傳自己,為自己尋求名譽的文稿,比比皆是。通過這一些文稿,讓人看到的是,原本應該引導社會,教育社會的學校,早已經不自覺被商業大潮所淹沒:某某學校獲得了ISO認證、某某學校獲得了教育部五星評價、某某學校成爲七大習慣的燈塔學校、某某學校創下了某某國家紀錄、某某學校人數突破多少千人、某某學校花費多少千萬元建起了某某大樓、某某學校在校園内開闢咖啡館、健身房等。花錢買配套、花錢建大樓、花錢創造紀錄,讓人不禁要問的是:如此便是教育?
對此,作爲家長的也必須擔負起重要的責任。當你在給孩子找尋一所合適的學校時,你應該看的不是廣告,不是種種包裝以及吹噓。這和購物某种程度上有著相同的道理。但凡廣告打得響亮的,包裝特別精美的,要麽名不副實,要麽價格高昂,要麽虛有其表,要麽自欺欺人。教育的對象乃是人,人並非廠房裏的罐頭或者其它甚麽可以量化的產品,因此所有應用在企業工廠上的配套,皆不符合人性以及教育規律。你應該觀察的是,老師們是否真誠、用心、盡責;校園是否寧靜、純樸,充滿文化藝術的氛圍,並且與一般的商業大樓差異顯著;然後便是圖書館,圖書館藏書豐富,注意鼓勵閲讀,整潔雅致,亦是用心辦學的標誌;最後,辨別的標準當然還包括了董事部、家教協會、校友會對文化藝術的認知程度。
如果一所學校趕潮流、追時髦,時下流行甚麽便聞風而動,你也就該十分警惕。比如設立咖啡館和健身房。我們須要教會孩子的是節儉、寡慾、珍惜以及感恩,而非任意的花費、奢侈、享受。外面咖啡館林立,學校又何須於此分一杯羹?我們須要教會孩子的是,大自然十分美好,與其宅在房間裏上網、滑手機,不如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感受人世間的種種,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外面健身房多如牛毛,開著空調做運動本就已經違背健康原則,學校對此不加以教育,反而助長此風氣,學校實在應該反思、反省。學校能夠堅守原則,引領大衆,而非步步追隨社會的惡習,孩子也就一定具有思考、判斷以及正確選擇的能力。
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對上述的種種往往多有心得。惜乎做決策的高層以及一般民衆,並不能聆聽教師們的忠告,以至於墮落至此地步。大家如果能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多聼從教師們的專業意見,教育好孩子,讓孩子擁有一個光明的前程,並隨之締造一個健康的社會,其實是可以預見的必然。
教育須要的不是金錢的堆砌,口號的響亮,節目的多元,而是久違的純粹與誠摯,覺察與切實。
2017年2月25日星期六
全球化與自我矮化 —— 山長王徳龍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網際網絡洪水般的席捲,全球或者國際的觀點,成爲不可迴避的課題。商人希望自己的商品得以全球行銷,軍事家希望自己的軍隊可以全球部署,野心、監控、吞併、侵略、霸佔、獨享是這一切背後的真正目的。如若看清全球化、國際視野、地球村等概念所埋藏的隱憂與危機,庶幾便可在因應此潮流中,站穩腳步,避免蒙蔽與欺壓,自我淡化與自我矮化。
全球化與國際化最爲可怕之處,便是不自覺地將之等同於西化。正如百年來現代化的過程,既是區域特色的喪失,也是文化精神的流失。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一致性的逐步形成,促使多元概念流爲口號或者口頭禪。世界各大城市僅有的那一點特點,除了廟宇和教堂,僅存的古建築,以及舌尖上的味道以外,從髮型到服裝,從談吐至藝術,整體的形象以及精神面貌,趨同的特性已經十分突出。
文化與文化之間的交流甚而至於踫撞,固然會造成文化自身的轉變。然而,原來漫長的消化過程,在當今技術的鼓動之下,幾乎三五年即可完成百年的轉化。急速變化,實則是急速的崩解。“化”的過程,往往在自身文化的指導下,將外來的化成自己的,即是交流,也是自我的更新與豐富。佛教的中國化而產生了禪宗,琵琶、二胡的全面中華文化化,皆是文化交流成功的例子。然而,將緩慢的浪漫過程,急速縮短爲急躁時,歷經千年才淘煉出來的優秀文化,便將毀於一旦。如此無異於塔利班炸毀巴米揚大佛,IS摧毀千年古跡。看似聳人聽聞,然而這一切正在發生。
因此,不管某某外國學者或者名人如何詮釋,自身的信心方才是堅守的重點。如若爲了對應某种權威理論,或者著名學人的某某學説,而自覺不自覺地洗心革面,文化的墮落是唯一的趨向。面對全球化、國際化最爲可怕的心理狀態,便是別人的都對,外人的都好,只有自己的最應該檢討。檢討往往只是託辭,揚棄纔是事實。但凡提及西方或者現代,我們便迫不及待地自我矮化、自我淡化的心理,最不利於文化的振作,文化的復興,當然也包括了文化的交流。既是交流,雙方便應該站在同等的位置上相互地理解,相互地欣賞,相互的學習。
至如避免自我矮化、自我淡化的劣根性,謙卑地、用心地、誠摯地學習自身的文化,更是不可迴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全球化、國際化的課題上,無須過於操心而壞了根本。網際網絡的便捷,孩子或者學生,對於世界的認識是廣泛的。並不存在自我封閉,而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世界有多豐富的問題。從中華文化的角度審視,倒是家長以及老師,如何將自身的文化精髓傳授於孩子,讓他們不至於迷失在紛繁的虛擬世界裏,方才是目前教育的關鍵。世界的舞臺確實很大, 但是如果站在臺上,自己面目模糊乃至與面目全非,連自己的文化、文明都須要借由他人的口來宣說時,舞臺再大也是別人的。自己永遠只能是布景,這纔是古往今來最大的悲劇。
生命的可悲,不在於他人如何看不起我們,在於我們自己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都不如。真要面向全球化、國際化,首先我們便得挺起脊椎,做一個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中華民族。
惟其如此,我們方能明白古人的“天下觀”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