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是傳統民間辦學的教育模式。人們在這裡互相切磋,論學、教學、涵養身心。書院也可以說是讀書、教書、藏書之地。辦敬學書院是爲了推廣文化活動,弘揚中華文化。 書院只是一個據點,雖院址在巴生,不意味著學生一定得到巴生來上課。若其他地方有需要上課的話,我們都可以過去。院址是死的,知識是流動的,我們到哪裏,那裏就是敬學書院了。
2017年2月15日星期三
2012年12月8日星期六
壬辰端午雅集節目之一:揮毫、吟唱
壬辰端午雅集上,陳健誠老師在本院掌學黃智鴻老師吟唱的 當兒,現場揮毫《漁父》句。投影的畫面是傅抱石先生的《 平沙落雁》畫。息了投影機,只留下陳老師的墨寶,然而留在腦海的是畫、字和歌聲,美哉。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2012年10月29日星期一
[文明之旅]礼仪之邦说礼之成年礼 (20120903)
这两年来,本院掌学黄智鸿老师有幸受邀到巴生兴华独中为 高三学生主持成年礼,这成年礼的意义是什么呢?听一听彭 林教授怎么说吧。
这段是此访谈其中五分钟的录影,约四十二分钟完整访谈可 浏览:
news.cntv.cn/program/ wenmingzhilv/20120904/ 100119.shtml
这段是此访谈其中五分钟的录影,约四十二分钟完整访谈可
news.cntv.cn/program/
主持人——刘芳菲
主讲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林先生
彭林先生:“中国人非常智慧,人生漫长,但要紧的地方只 有几步,每当到了这个要紧的地方,用一种仪式来对他进行 教育或者进行提示,那么对他人生和整个社会是有益的。儒 家制定了一个成年礼,成为冠礼。”
主讲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林先生
彭林先生:“中国人非常智慧,人生漫长,但要紧的地方只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