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星期二

創新以及創意——山長王德龍


如果人往往容易失之偏頗,那麽談論創新以及創意,或許可以將之區分爲外在創新與内在創新兩個部分,庶幾得以比較全面和深刻。
新與舊,乃是相對的概念。華人常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說得文雅一點,即是革舊鼎新。這也是自然規律:老葉凋零,新葉萌發,大地又迎來勃勃生機。老的一輩最終行將就木,年輕的一代則欣欣向榮。然而,如果只是看到這一點,人生不免無情,同時也無義。因之如此,中華民族在新舊交替的規律上,還明白了繼承和傳承的道理。基於情,所以說慎終追遠;基於義,所以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的新,從舊中來;新不是全新,而是在舊的基礎上,往前、往上增進、遞加。因此,這種新並不單薄,同時也並不浮誇。就如一株千年古樹,總是較一般只有數十年的樹種,容易令人感發,令人神往,令人有一種厚實和踏實,以及充滿無限希望的殷切盼望。至如枯木逢春,則又增添一層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驚喜。
有了以上基礎,可以先說說外在創新。外在是表面,是物質,是精神以外的總稱。外在的時移世易,滄海桑田,乃是人生界與物質界的常態。沒有東西可以常新,也沒有東西可以常舊。衰敗了,淘汰了,也就有新的取而代之。這一切,沒有終點,這是古人循環往復的觀點。優勝劣汰的想法,不免失之偏頗,失之輕易。中國人的書法,正可準確反映此中細微,不容易覺察之處。甲骨文被掩埋了,金文取而代之;金文大篆隨著時代的進步,最終又被小篆所替代;小篆登上歷史舞臺沒有多久,隸書由於簡便,日常生活的記錄,甚而至於廟堂碑文,便由隸書書之簡冊,刻諸石碑;繼之而起的則有章草、行書,而最終經過千年演化而集中諸種法度,以嚴謹規範之美,而成爲華人日常書寫的範本,則是開放的唐朝時期才真正定型的楷書。楷書是年輕的,是新的,但是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以及藝術生活、學術生活中,大篆、小篆、隸書、章草、行書、草書仍舊普遍,仍舊通行,仍舊是心靈的滋養。清末甲骨文重見天日以後,三千年前頂舊的甲骨文不僅僅是學術界嶄新的課題,全新的生命力,同時也是書家和書法愛好者,趨之若鶩的新寵。由此可見,舊的也可以是新的,傳統的自然也可以是現代的。
可以說,在中華文化的眼裏,新的無可厚非,新的自有新的用處,新的存在的道理。而舊的卻可以在新的尊重和護養底下,繼續煥發新的活力與生命力。新舊不悖,老少共同承擔起生命的延續以及前進。誰都不想取消誰,只想在提升的前提之下,互相愛慕,相互扶持。於是,便有了數千年不斷的延續,傳之久遠。新與舊,代與代之間,總見無盡的溫情以及敬意。如果,現代人生可以如此這般的主張創新以及創意,這樣的創新以及創意絕對可以擁護,絕對必須持之守之。如果,現代的創新以及創意,不過就是只要新的,不要舊的,只要年輕的,不要年老的,那麽這樣的新,不過就是無情,不過就是無義,不過就是粗鄙、莽撞以及刻薄。
喪失情義的新,無根底、無基礎、無滋養的新,縱使流行一時,也不過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千萬年的生命軌道上,終究留不下半點痕跡。這種取向,只能是好利浮薄、自私自我之徒,時時追慕的方向。情深意重,不想墮入名利迷宮不得超拔的智者、士人,絕不如此思,如此爲。也惟其如此,人類社會才不至於在創新和創意的藉口中,走向覆滅和衰亡。
再説說内在創新。
《大學》裏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處的新,並非指的外在物質世界的新。此處的新,指向精神,指向涵養,指向道德操守。人,總免不了種種缺點,種種弊端。基於此,曾子所謂的“吾日三省吾身”,說的是往内的省思。這是一種檢討,也是反省,更是覺察。每日覺悟自己的非,盤點自己的過失,便是新的開始。如同老化的細胞也需要新陳代謝一般,人生的諸種惡習、情緒、惡念,都應該獲得更新。以道,以德,以善,以美,去替代那些邪佞、醜陋、兇殘、欲念,新的一天,又是新的生命,新的開始。即便已屆暮年,由於内在的不斷革舊鼎新,老去的只不過是外在的軀體,内在的精神世界,依舊煥發著神采,熠熠而充實。孟子說:“充實之謂美。”這樣的美,能夠讓人生界無限延續,無限發展,無限進步。這是外在創新與創意的本源,也是初心。初心的健康和壯碩,也就不會導向社會的墮落,世界的急速敗壞。
故此,我們常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因爲願意放棄自私的我,面對強大自我的缺失,從而趨向正道。正道通向光明,光明正大,也就得以悅,得以樂,得以“人不知而不慍”。多助不過就是額外的收穫而已。如此便是君子,而非孳孳想著獲利,獲得愛,獲得擁戴,而絕不想自我反省的小人所可比擬的境界。說得簡明一點,内在的創新與創意,不過就是常言之自律自愛與自強不息。常言所以是容易明白的,但也正因爲容易說,也就往往不容易企及。自強不息的新,需要堅定的信念以及頑強的勇氣。多少人於此道上輕言放棄,中途折返,乃至於步入歧途,不過就是克服不了自新所必需面對的,那個曾經以及依舊醜陋的自我。
最後,當你輕易的說:“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要被傳統束縛”和“傳統沒有用”的時候,是否也可以在尊重的基礎上,想一想錢穆先生“溫情與敬意”的提點呢?或許,學會看見和理解中華文化的創新與創意,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創舉。而你,是否願意參與其中,成爲這株千年古樹上,一個新鮮的蓓蕾,等待下一刻的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