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星期四

何乃健老师追思会(2014年10月28日)



我院谨订于本月28日(周二)晚八时至十时举行“何乃健老师追思会”。

是时何师长兄何乃龄先生将示旧照叙说生平,师之知交、文坛前辈亦将颂诗析文述说点滴。盼同来追思缅怀。 

哀赞:
文田务农生涯,杏坛树人恩浃。古道热肠奔马,霓虹晚霞,有心人乃渐归家。 
老骥伏枥豁达,灵龟浮海行侠。今世温情安塔,荷塘鸣蛙,无穷意乃见学涯。 

敬学书院追思

2014年10月14日星期二

中國報報導:大講堂.錢穆做人與治學之道


報導:方俊心
圖:張文輝、互聯網
(轉載自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568657, 刊登於《中國報——副刊.優學》14-10-2014)

錢穆靠著自學成為一代大儒,孜孜矻矻,死而后已,留下很多著述造福后人。

   世事難盡如人意,不管身在何方,精神上的富足,才是此心安住的最佳元素。因非人人能自我推動,若得一位好老師時常耳提面命,不可不說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錢穆先生,后人尊稱錢公,雖逝世二十余年,他的治學與做人態度,卻像人世間經久不息的清風……
做人的最高基礎在求學,求學之最高旨趣在做人。這是錢穆先生創辦香港新亞書院時,擬定《新亞學規》中的第二條學規,讓人印象深刻。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后人尊稱他為錢公或錢賓四先生。錢公乃一代大儒,學通經、史、子、集四部,他對教育的理想,可謂盡錄在《新亞學規》中。
   巴生敬學書院創辦人王德龍、黃智鴻,當初受錢公感召創辦書院,明年書院將迎來五週年紀念。為此,書院舉辦錢穆先生追思暨講學會——溫情與敬意,會上除了邀請兩岸教授講學,也透過名家書畫展、雅樂演奏等方式,促進民眾對中華文化的感性認知。
   錢公曾在1965年受邀前來馬來亞大學講學兩年。相隔半個世紀,錢公已與世長辭,但他的治學精神與經世態度,將再次正式地被禮請前來,為這塊溽暑之地,帶來清風。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
   孔子以降,儒者聖賢眾多,為什么特別推崇錢公?
   我們辦書院,受錢公思想的感召很大。敬學書院院長王德龍身穿短袖漢衫,言談不急不徐。
   錢公是一代大儒,對中華文化的鐘愛、研究及捍衛,終其一生不輟。他在1949年受張其昀之邀,到香港創辦新亞書院,為教育應有的宏觀視野立下典範。
   以人物為中心,而不是以課程為中心,是錢公辦學很重要的一點,黃智鴻說道。黃智鴻亦一身唐裝打扮,說話速度稍快,字字如珠璣墜落銀盤。現代國內教育制度以課程為中心,把人當機器,以人為本的教育,只是被供奉在臺上的神主牌。
   他認為,現代人有兩種極端,一種不讀書,空談內心感悟,不重視學術,空談義理;另一種則躲在象牙塔,為了學術而學術,沒有承擔社會使命,錢公能夠統攬二者,融會貫通,不偏其一,實屬難得。
   他的學問深厚,在人生中積極辦學,傳道解惑,引發人的善信,我們說他是人師,具備了宗教精神與情懷,王德龍接著說。
   王黃二人默契極佳,一個語音剛落就接另一個,言談內容環環相扣。
對中華文化應有溫情敬意
   錢公在其名著《國史大綱》的序裡開宗明義,凡閱讀《國》書者,必須對中國歷史抱著溫情與敬意溫情與敬意是錢公非常注重看待本族歷史、文化的角度。近百年來,我們對中華文化有很多批評,對自己的東西一直罵,很沒有情感。
   我們去到外頭,會對外人一直數落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的缺點嗎?這是不對的,很沒有情感。王德龍說。我們對中華文化應該要有溫情與敬意,其實中華文化是很優秀,很美的。它有海納百川的包容力,比如琵琶、二胡這些都不是漢族傳統樂器,但都被吸納進中華文化裡,還有佛教也是。
   現在遇到的多數人,對中華文化都沒有信心。我們以罵自己為榮,以罵自己表示自己很客觀。一座房子,我們只是從外面看裡面,一直批評裡面如何;跟我們走進裡面,從內部去整頓它,兩種做法的情感跟表現是完全不同的。每個民族都有弱點,不應一味批評,溫情與敬意,是現代人所缺乏的。
   他也分享,曾有學生問錢公,你說的都是中華文化的優點,那么缺點呢?錢公的回覆是,大家對中華文化的缺點已經著墨得很多了,他希望能讓大家看到中華文化優秀的層面。
講學會介紹錢穆治學精神
   打開電視流行劇,男女主角愛得死去活來;連上網,吃香喝辣的指引彈指間溜到手邊。流行文化或俗文化在這時代暢通無阻,王德龍認為,雅文化應作為俗文化的引導。
   雅,代表雅正,跟腐糜、潮流相對。俗文化一般是急躁的、浮誇的、表面的,而雅文化是內斂的、沉著的。此次舉辦追思暨講學會,宗旨之一即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現代人釐不清中華文化的觀念,正好趁此機緣了解中華文化源頭的本質。
   現在我們若在馬來西亞提倡做回中國人,聽起來好像很敏感,大家都在努力去中國化,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淡化中國人的認同。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去中國化所以不讀中國歷史,那等同于把文化源頭丟掉了。
   民族跟國籍不是二選一,它不能二選一,我們先是中國人,然后才是馬來西亞人。所謂中國人,並不是國籍的觀念,而是文化意義的中國。黃智鴻說。
   王德龍也表示,推崇中華文化並非種族沙文主義。此次講學重點,在于把現代中國裡一位了不起的儒者、老師介紹給大家,讓大家有機會感受錢公的治學精神與經世態度。一位稱職的知識分子,既不是關在象牙塔裡只搞學術不涉世事,也不是只辦一些活動做做表面功夫。
   此次講學會不是純粹的學術會談,它奠基于生活化的例子。過去,知識與做人是一體的。有人問我,如果基礎很弱,只是小學和中學水平,可以來參加嗎?我的答案是,最重要有心,錢公也是靠著自學成材的。
王德龍(左)、黃智鴻。兩位皆是南京大學校友,在巴生鬧市中,立起一所小書院,肩負著傳統士人的社會責任。
讓文化回歸我們的生活
   除了講學,此次會上預計將舉辦三場古琴演奏、南音演唱和詩詞吟誦會,把理性的課程和感性的內容綜合起來,讓大家有機會體會過去的讀書傳統。黃智鴻認為,如果研究蘇東坡的學者完全不寫書法、不懂茶藝,那他也很難感受蘇東坡。
   另外,現場也將舉辦把文化帶回家的義賣會,在課余間義賣一些具中華民族情調的物品,如字畫、陶瓷等,讓文化回歸生活,大家在日常生活裡也能感受中華文化。
   敬學書院辦了四年余,財務狀況算低空過關,幸得志同道合者支持,才能一路走到現在。此次舉辦講學會,預算費用大約10萬令吉,包含紀念特刊、八位老師的機票、食宿和招待費用等,這次我們是冒險去辦,開銷還沒有著落,但總不能等籌到錢了才做,王德龍說。招待老師的花費,每位大約是8000令吉,雖然老師們沒要求,但文化界本身應該以身作則,不能找藉口不去供養。接待老師不能失禮,黃智鴻神情堅決,最壞的打算,就是把五年來的積蓄派上用場。
   我們希望有更多老師來參加,因為老師學習了可以教學生,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中華文化不是古董,我們要讓它回歸我們的生活。
錢穆先生追思暨講學會
溫情與敬意
◆日期:2015110日和11
◆地點:巴生中華獨立中學綜合大樓講堂
◆學費:教師RM120、學生RM80、社會人士RM 250
◆學費包括紀念特刊、講義、錢穆先生語錄兩本、錢穆先生全集及紀錄片光盤,惟不包含早餐與晚餐以及住宿。參與者若須要提前安排住宿,書院可提供附近小型旅館的相關訊息。
◆電話:(中馬)邱旖旎 012-9020471、姚鳳瑋 016-3962968;(北馬)蔡愛卿 012-4310507、張智玲 016-4322836;(南馬)吳姿揚 016-7276922、楊維莉 017-2668911;(東海岸)翁錦華 016-7013168

本院將於面書活動頁更新資訊。



2014年10月2日星期四

「健笔修誠~丽水心儀」陈健诚、潘麗儀書畫展(2014年9月27日至11月16日)

本院書法班導師——陳健誠老師與師母潘麗儀老師之「健笔修誠~丽水心儀」陈健诚、潘麗儀書畫展

(海報來源: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