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星期一

《南洋商报》访问(下):食古文化、儿童读经


1997年,我国华社团体发起儿童读经活动,热烈反应掀起后来的读经热潮;10年后再有汉服运动和各项文化保育活动,食古文化正在民间慢慢发酵。

然而,数码科技领航的时代,现代孩子未懂识字先、懂iPad,民间微薄的自省力量,如何让文化复兴进驻孩子的心中?当孩子们被要求努力读经的同时,大人的身教言教及至社会和国家教育制度,是否也该自我反省

儿童读经由崇德文教研习会发起,马来西亚儿童导读推广中心、马来西亚净宗学会及马来西亚孔学研究学会后来也加入推广行列。旨在加强孩子对母语的掌握以及重视人格教育的培养,弥补现有教育制度过于重成绩轻品格的弊病。

扎根教育的基础
儿童读经的目的乃开发人性, 培养人才。
马来西亚净宗学会进一步在其出版的儿童读经心得报告中强调读古圣贤经典的重要性———幼儿的学习是扎根教育,人要有底子,最好的底子莫过于古圣贤的智慧经验,这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运用,以圣贤经典为基础的扎根教育就非常重要。

然而,大人尚且觉得古文艰涩难懂,小孩背诵经典不难,却要如何理解?

巴生敬学书院创办人王德龙及黄智鸿认为,整体而言,鼓励儿童读经是值得推崇的好现象,但并不需要急于求成,若一味想要速成,过程中反而会导致流弊现象。

两人说,小孩的心中未有太多杂念,对周遭的影响几乎是全盘吸收,而且模仿能力很强,从广告就可见证这一点。所以,从小让孩子读古圣贤经典的目的,并非急于让他们了解蕴含其中的深意,而是先将古文和内容输入他们的脑袋,耳濡目染,往后在读古书古文时,就不会因为觉得陌生而抗拒。

这一代人对古书古文没有亲切感,就是因为从小没有接触过这类经典。

只剩倦怠和恐惧
不过,两人强调,在鼓励孩子读经的同时,大人的心态要正确,并且理解读经的意义,而带领孩子读经的人,更要深入了解经典,不能含糊塞责,也不是填鸭式、注重现实,或过度强调过了多少岁就来不及了(效果欠佳)

若只是形式化的读经和背诵,觉得读经的孩子很特别,甚至将读经变成一种表演,那只是一种炫耀心理。所以,家长本身要了解,教育的人更要懂。

现有教育制度叫父母和孩子都太沉重,入学年龄越来越早,许多家长甚至在孩子时23岁就送往幼儿园读书识字,到正式入学之后,时间立刻被排得满满,读书成了压力,对书只剩倦怠和恐惧。

读书不是读课本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读书,不是读课本、也不是读考试,阅读和学习应该是充满情趣和乐趣的,教育是重视人品,不是压抑人性的,是疏导和提升,可是这些都被人忽略甚至误解了。

他说,古圣贤经典不只是《弟子规》和《论语》,还有《礼》和《乐》,《礼》是倾向理性,约束自己,《乐》则是较为抒发的。所以,若能让教育回到过去的从容,读书就是充满乐趣的事。

品性人格明显不同
更重要的是,若是很踏实、老实、自然地读,并有一个能够深入经典的环境、条件和人,就两人所看到和接触过的实例,品性和人格都有明显的不同。

想想,今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用琴、棋、书、画、舞等活动填满孩子的时间,学校要学生牢记的校训德智体群,都是自古就有,为何过去的人生乐事,今天却变成了孩子的压力,甚至以钱途衡量教育的价值?

全家一起学习读古意义
父母的身教和言教,比任何课本和经典都重要。读经教育鼓励父母和孩子共读,全家一起学习,绩效非凡,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本身若能在读经过程中潜移默化,透过经典的影响改变一些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正面影响,远比任何的课堂更长远而显著。

这就是王德龙与黄智鸿一再强调读古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很多人都会说读经很好,从小教育孩子知书达理,但大人本身首先读经,并且了解经典内容和意义,才能起到真正的关键作用,不是当成一时潮流而趋之若鹜。

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兼
敬学书院创办人黄智鸿
先入为主观念
他认为,现代父母生活忙碌,难免对小孩的教育偏颇,将教育的责任交给幼儿园和学校,加上整个社会和阅读环境是倾向功利,并且认为过去的经典是落后的、没有实际用途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样的心态自然对任何经典都看不下去,若能抱着恭敬、乐趣的态度去读,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效果。

黄智鸿补充,人们都说让孩子读经很好,却说不出怎么好,也没有和孩子一起学习。所谓上行下孝,站在重要位置的人,自己要先做好,若能读书、有能力读书的人,愿意主动学习和了解经典的意义,并贯彻于生活之中,不论在家在外都能言行一致,孩子就不会在学校一个样,回家一个样,小时一个样,大时一个样。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付诸行动的人却少之又少。

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兼
敬学书院创办人王德龙
家长以身作则
此外,现代父母总是感叹环境太纷乱,网络太缤纷,孩子太难教,未学吃饭先懂iPad的孩子比比皆是。黄智鸿却反问:其实是小孩太多选择还是没有选择?所谓不好的、不健康的物质,是谁塞给小孩?店是谁开的、东西是谁买的?

大人们烦恼不知如何教育现代小孩,黄智鸿担心的却是如何确保大人能以身作则,不在孩子读书时看电视,学校老师不当低头族。孩子需要的是师范,大人如何成为那个,才是根本问题。

王德龙坦言,现代人都失去了耐性,觉得小孩很麻烦、不耐烦,只要塞一样有画面、有声音、有动感的东西,孩子就会安静不吵闹。
孩子所学习的第一件事,其实是源自父母的选择方式。

社会是由人组成,环境也是由人打造出来的,所以“iPad小孩低头世代究竟是谁的成品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确实值得深思。

打造教育新气象
一开始风风火火,获得许多组织和财团赞助支持,而后渐趋冷淡甚至苟延残喘,王德龙却认为读经其实不冷,而是愈加普及和深入。只要理念和方式正确,信念坚定,目标清晰,必有所成。

黄智鸿进一步指出,风气是由少数人开始,只要看似力量微薄的少数人肯做、做得好,然后走出来成为一个示范,慢慢就会感染身边人,而身在重要位置的人,尤其老师和父母的心态和态度就至关重要。

逐步完善需要时间
他强调,今时今日的所谓大环境,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僦而就,而是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让所有人都理解这个道理,或打造教育新气象。旧习的改变和新风气的形成,需要时间、耐心、毅力和坚持,可能数十年,甚至百年。

马大中文系系主任苏庆华博士在其论文选集第二卷也提到,支配儿童读经运动成败的主要因素,是父母对读经理念的认同和支持度。积极倡导儿童读经的主要团体10多年来不断研讨和改进儿童读经教育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

他认为,为了迎合父母对儿童读经教育作出相应的改变无可厚非,但必须确保宣导儿童读经的既定初衷不变,不致沦为另一形式的课外补习班

后记:教育非作秀
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其实已经问了很久,原因和处理方案也都说了又说,却没有改变的行动,也对已经形成的大环境感到无能为力。

不只是教育趋向商业化,古文经典也一定要和企业挂钩,简而言之就是必须行销、企业、速成、市场,才能凸显教育和某种学说的好处
王德龙及黄智鸿对另一社会现象更感忧心———古圣贤读书写文,是为了引导及影响社会,如今以商业和企业为导向的功利主义,却是为了迎合大众及美化所谓的潮流,用堂皇的文字和主义,合理化一些空洞苍白的流行,甚至间接宣扬对人心并无助益的行为和风气。

对两人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教育不能作秀,而是要在文化层面做人,古人所说的贪嗔痴三毒,现代三毒却是消费、享乐、贪婪,人们一味对所谓的潮流、流行、和主义来者不拒,却将古圣贤教育所教导的择善固执当做古老的、落伍的、不实际的。

再认真地问一次———回头,真的很难?还是不愿改变,不想戒毒


(转载自http://www.nanyang.com.my/node/519879,刊登于《副刊——新视野2013-03-25)
报道: 陈绛雪               摄影: 苏汉成

《南洋商报》访问(上):食古不朽 。崇古敬学

走进敬学书院,会不由自主地发思古之幽情,简单的小空间,却是古意盎然的书斋,联想到寒窗苦读的穷书生,而书斋主人确实是无米的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却难不到怀抱理想与坚持的王德龙与黄智鸿。

原本素不相识的二人,因读古书,学古文,从学长学弟到师生关系,到相知相惜的伙伴,先后带着中国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及硕士文凭回国,创办了这家书院。

从此,风声雨声读书声,在巴生这个发展迅速的百年皇城响起。敬学二字,正是两人以崇敬之心,在古人的学问中,认真学习修身做人之道。

对古代充满想象
王德龙从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开始对古代充满想象;小学六年级,老师常给大家背诵唐诗,对日后起了关键影响;独中时期,学习环境加上身为华文学会骨干分子,正式走入古人的世界,从此不愿回头。

黄智鸿因佛经启蒙而接触古文,从小就有一种莫名的情怀和意识,形容自己似乎在入学之前,从骨子里就特别向往,冥冥中像是活在古代,往后的因缘继续灌溉这颗种子发芽、成长。

大学时期修读中文系,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从沉醉古文到跃跃欲试写古文,最后以古文书写硕士论文,曾经的国中生身份,换来无数惊诧。

不相识的,以为两人生错时代,当事人却自在坦然,只有相逢恨晚的感觉,而且从不可以标榜或表现自己,朴实地、坦然地、真诚、恳切地相处。

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王德龙
研习修身养性之道
人与人之间会聚在一起,就是志同道合,有共同的话题,也许部分人不在这个范围,但只要诚恳、自然地让他们了解,慢慢地就会改变原有的想法,尝试接触这一方面。

已经习惯被问提倡古文究竟意义何在?古文有何价值?古书与现在的时代脉搏究竟如何?黄智鸿总会化身韩愈回应好古文者,好古道也;王德龙则淡笑:可能更迫切或想要营造的是,把有共同想法的人聚集起来,一起研习修身养性之道。



越是深究越是投入
现代人追求偶像明星,两人的偶像却是历代君子圣贤,每一个时代都有憧憬的对象,不同时期又会特别投入某位古人的世界。集儒、佛、道于一家的苏轼,成为黄智鸿毕业论文的主角,那段钻研苏东坡的日子,如痴如醉,越是深究,越是投入。

其实在仰慕古人的同时,也在仰慕他们所仰慕的古人。概括而言,举凡有修养的对象,都是我们所仰慕的人,已经认识的、还没认识的,知道得越多,就越想探究得更深入,越深入就越觉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更谦卑地不断学习。

崇古敬古办书院
中国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黄智鸿
中国现代大儒者兼历史学家钱穆,人称钱公宾四先生,总被人误解为守旧派,当大家都在学习西方的学问,憧憬西方的文化,他却强调重视自己的历史,一生著作详述不曾动摇的信念与坚持,所言所写,不只贴切道出王德龙及黄智鸿两位学生崇尚古人古文的想法,也深受感召,间接催生了敬学书院这一方净土。

两人崇古敬古,从个人修习到传学教学,宁愿舍弃正规的教育管道实践理想,开办旁人眼中格格不入的书院,以更集中及短期课程的方式,吸引来自各阶层的志同道合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起学古习文,修身修心,坚持教育的初衷,不以功利为目标,修身养性是正道。

那是对品格、道德、修养的追求……更确切的说法是通过古文认识古人,在阅读中直接与王圣先贤对话、沟通、共鸣,继而反求诸己,往内观照,避免浮躁、浮夸、不急、不缓,待人处事皆存有保留态度与空间,不急着断论。

一般人可能认为是退守,事实却不然,而是一种累积和沉淀,强调于己于人,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务实地、慢慢地水到渠成的价值观。

后话:修身之道为主旨
近年,历史社区及传统文化复兴活动蕴然成风,那出于濒临消失的恐慌和危机感使然,对于向来被视为文化冷感的年轻新生代,绝对是一桩好事,对社会也起着正面影响。然而,这种属于自发性的运动,也很容易流于形式,忽略内在,无法达至实际成效。所以,主要的推动人和中坚分子,必须确保目标清晰,传达正确资讯,无时无刻自我省思。

复兴华夏衣冠的汉服运动固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但在追溯外观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中华教育所强调的修身之道,否则始终是空有其表却无优良内涵,无法走得太远。

王德龙及黄智鸿所说值得深思———政者正也,上梁不正则下梁歪,处于重要位置的人,父母、老师及读书人,必须原则清楚,坚守气节,不断学习,才能教化及熏陶出正直诚恳的下一代。



(转载自 http://www.nanyang.com.my/node/519852?tid=493,刊登于《副刊——优生活》2013-03-24)
报道: 陈绛雪              摄影: 苏汉成、 许鸣祥 

2013年3月9日星期六

2013年3月5日星期二

中国通史(先秦)07.03.2013开课



珍重历史,敬爱人文。唯有了解自己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吸取他人的优点;唯有铭记以往的历史,才能更正确地建设未来

授学:陈健诚老师(前巴生中华独中校长、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南洋大学历史系学士、著名书法
      家)
开课:201337(星期四)
时间:晚八時半至十時
学费:二百八十元/退休人士、学生一百八十元

询问电话:017-3906756(王老师)/ 012-4533579(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