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乃是人生日常之所欲,除了刻意的辟穀,沒有人可以離了飲食而仍然生活自如。飲食是生命的基礎,這已然是贅語。因此,對於飲食的講究,也實在不能直接目爲庸俗低賤。孔子不是早就說過“膾不厭細”麽?而中華民族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琳琅滿目的精細雕琢,是人類文化總和的一道亮麗風景。
時移事變,我們也已然不再像從前般窮窘。過去一點豆瓣醬,一碟腐乳,一小塊鹹魚,便已經是全家人的一頓飯的情景,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切的變更,促成了今日我們孳孳求食的態度。一盤十幾元的炒粿條,人龍直從店内排到店外;古早味的云吞面,逢周六日和節假日,人滿爲患;虛名在外的煎蕊,多大的烈日當空,誠心誠意苦候的人群,不得不讓人驚嘆飲食對於人的耐力,原來可以使之無限提升。
追捧一道道的美食,因爲我們都是飲食男女,“食色,性也”,一點不差;對於美食的熱渴,自然還包括了文化的傳承,民族認同的下意識狀態。一家人搓湯圓,其樂融融,這不是封存童年的回憶,重視家庭生活的文化而何?綁好了粽子,分派親友,除了表情達意,當中紀念屈原,緬懷先賢的傳統,只要有粽子,只要還有人去述説,屈原便永遠在時空中活著。飲食,爲了活下去;飲食,也是一種文化。傳承飲食文化,也即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
可是,如果我們只是熱衷於追逐舌尖上的刺激,一本本書、一個個節目、一次又一次的談話,完全集中在飲食的好與坏,精製與粗糙,古早或者現代,中式以及西式,乃至於中餐西做,西餐中做等等以外,飲食成了工作之餘,人生的全部時,可能我們需要停下忙碌的步伐,問一問自己以及他人:沒有更重要的事情,沒有更重要的理想了麽?再豐盛的一頓飯,再講究的佳肴,再傳統的美味,如果它就是人生數十年唯一的追求時,豐盛以及講究,佳肴以及美味,顯得多麽蒼白以及空洞。活著,竟然只是爲了填飽肚子。《中庸》說“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人都需要飲食,但是真正知味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然而,知什麽味呢?酸甜苦辣咸不即是味麽?
五味調和是我們的味;和則是這種種味的精神。離了這關鍵的精神,美味也好,古早味也罷,再也不是我們熟悉的美味以及記憶。那些添加了奶油的糕點,大量醬料調製出來的所謂美食,追根溯源,實在不能算是甚麽童年的味道,傳統的美味。也可以這麽說,精神的迷失,最終必將造成味道的失守。味道丟失了,生命還在;精神丟失了,人生也還在;只是,這樣的人生,如同一道道失味的飲食,少的就是珍貴的靈魂。魂魄蕩然,飲與不飲,食與不食,差別已經不大。
其實,我們當知,先輩離鄉背井南來,草根佔了大多數。我是草根,你是草根,有多少人不是草根?爲了活下去,他們只好日以繼夜地苦幹,於是纔有我們的今天。我們一方面,應該對這種種的過去,珍之重之;更應該知道,還有更多的建設等著我們去締造。僅僅守著過去草根的生活,草根所創造出來的歷史,必然愧對先人。先輩完成的使命,我們代代承續,不敢遺忘;先輩未竟的偉業,我們前赴後繼。如同美食還有更高的境界可以求索般,精神的建設還有更高的層次須要追求與完成。我國開國六十年,華人移居此地,成爲我國人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實還有許多文化建設等著我們去逐步落實。
心念不停留於飲食,在飲食以外,飲食男女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可以敞開胸懷去追求,去締造,去完成。古早味的飲食動力,可以肩負更大的使命。吃飽了,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文化建設便是其中的一項。
你願意和我一同走一個,從飲食到美食,從味覺到精神的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