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文机构给我寄了封两页的长函,打开来一看,里头除了我的名字是中文以外,其余全是英文。我诧异之余,将这个怪现象转告了我的父亲。令我意外的是,父亲的反应比我更激烈些,他说:“把信退回去,再写两行字,表达我们的失望和不满。”如果对方只是一般的机构,我们肯定不会有此反应。我国地处南洋,诚如大家所知,这是个东西汇通,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地方,英文、马来文或者其它文化的主流倾向,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然而,中文机构本身高度西化,连自己的文字也不屑应用,这无疑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这么多年来,华人一直担心自己的英文不好,对西方一无所知。但是,却从不担心自己不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语文和文化所知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面向世界是没有错的,中华民族至少三千年前便具备了“天下”的观念,典籍俱在,不烦详引。然而可以叩问的是:我们以什么面向世界,立足世界?今天中国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绝不会以芭蕾舞、交响乐、油画作为自身的代表,显示自己除了经济以外,还是一个文化、教育、艺术皆平衡发展的泱泱大国。
举个真实的例子:多年前我的同学在爱尔兰念医科,经常有机会到欧洲各国去参加医学的学术会议。有一年回来,彻夜长谈时,他曾经慨叹地说过很后悔中学时期没有更好地学习中文,认识自己的文化。因为这几年在欧洲,医生或学者们看到黄皮肤的他,总爱和他谈论中华文化,尤其儒家和道家思想。但是他往往只能背诵一些课本里面粗浅的常识,不能进一步地和这些医生或学者们畅谈。更让他吃惊的是,这些医生或学者,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往往比他更深刻许多。他说:“他们甚至对阴阳、《易经》也有研究。”由此可知,世界确实是个大舞台,如果我们不肯定自己,认识自己,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只能是布景,连发言的权利也没有。
钱穆先生曾经在课堂上说过:“吾人为学,如欲汇通中西,实无急切之法。其唯一之法,厥为先读通中国书,再读西方书,始能真了解,真汇通。”若从世界趋势言,各大洲已经掀起学习中文的热潮,未来的趋向必定是通过语言文字,进一步学习中华文化。如果我们再不奋起直追,过不了多少年,外国人将反过来教华人中文,以及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我们再不重视此问题,将来必定又将成为一个国际笑话。而其中的重点还包括了:丢弃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只能是一个无情的民族。
实际上随着网际网络的发达,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担忧自己对世界有多么的无知。此刻我们需要回过头来各自反省,在文化传统的面前,我们究竟是否有所愧疚?家庭可以作此省思,华文小学和中学,以及大专院校亦可作此省思。做得好的,我们进一步加强。做得不好,做得不够的,我们用心规划,庶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我们的文化传统作为一个重点来学习、思考和发扬。
自己学习自己的文化传统,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怎么会是一件难事?何苦人未出国却自贬为二等或三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