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中國報專訪:大講堂.敬學書院人文教室 種下品德這顆種子


(轉載自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410473,刊登于8-4-2012 
報導:方俊心             圖:連國強、受訪者提供

 週六早晨,溫暖的陽光灑進教室內,映照著十多位小朋友稚嫩的臉孔。老師把《論語》讀本發給他們,謝謝不用客氣聲此起彼落,至聖先師孔子默默在旁觀照這一切。
 不是才藝班,不是補習班,敬學書院人文教室要教會小心靈的,只是兩個字,也是現今社會最迫切需要的:品德。
姚鳳瑋老師教小朋友唱福建童謠《天烏烏》。
小朋友們從《學而》篇第一句開始唸,唸到《為政》篇第十七句時終于停下。他們的年齡不過介于五歲到十二歲之間,能夠明白自己在唸什么嗎?
 誰可以告訴老師,君子食無求飽是什么意思?語畢,旁邊馬上傳出一把可愛的童音:不貪吃!
 回答的小朋友叫鍾智如,今年才六歲。智如的媽媽林桂明說,女兒對經典的掌握好,不只能夠理解,還能夠把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時還反過來教訓大人。
 她會對我說,媽咪,要輕聲細語,做什么講話要這樣大大聲,小小聲講也是可以嘛。講不明白,再講多幾次,他一定會的。’”
 桂明說,女兒講得頭頭是道,有時候大人也被她講得慚愧。桂明認為,在敬學書院,孩子經歷的是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
邱旖旎:《論語》不難小孩也能理解
 老師說過,講話的時候,嘴巴會變成……老師比了比動作,縱使我看不出老師在比什么,小朋友卻馬上會意了:一把刀。
 什么時候?老師又問。
 生氣的時候。”“講別人壞話的時候。
 這就是邱旖旎老師解釋孔子說的慎于言的過程。很多人會覺得《論語》難,內容不易理解,但如果他有機會聽邱老師上課,相信會立刻對此改觀。
 邱旖旎老師是馬大學前教育碩士,大學時修讀媒體系,曾在雜誌社工作。她后來發現自己對教育較感興趣,于是到馬大進修,屈指一算,從事幼教工作至今已十一年。
 邱老師說,開始時,《論語》並不在人文教室的課程範圍當中,但當老師們本身到敬學書院學習,領悟到中華文化的人本關懷精神與自己一直以來秉持的教育理念是契合的,才興起了教小朋友讀經的念頭。
 《論語》是很好的禮物,為什么我們要到長大了才來唸呢?于是到了去年9月,老師們就正式把《論語》納入課程裡。這部分的教學分成三環節:讀經、解經、行經。
 朗誦時,老師的要求是小朋友認真地、用正確的語音誦讀,肢體要端正。
 接著,老師會抽取特定的句子解釋給小朋友聽。這些句子通常較貼近小朋友的日常生活,或適合他們此年齡層的價值觀。
雖然經文是古文,但因為孩子朗讀了很久,已經熟悉了,加上解釋,他們就能更清楚理解了。
從小養成反思習慣
 問小朋友,會跟著老師的教導做嗎?9歲的邱予芯說:會,回家、睡覺前,會反省一天做過的事。
 7歲的陳偉鵬則說:學會了做錯事要改。
 這些便是邱旖旎老師在行經環節中,特別強調的部分。我們不斷說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語言能力、人際關係,但是很少人談怎么培養孩子的反思能力。
 反求諸己是中華文化很強調的部分,一個人若沒有反思習慣,會天下大亂。如果每個人都有反思的習慣,世界會很美好。
 邱老師解釋,他們的角色是引導小朋友,觀察小朋友有沒有把解經內容記起來,成為生活的指引。
走向戶外關心社會
 《論語》只是人文教室的部分課程。為了塑造小朋友的品行,三位老師——邱旖旎、姚鳳瑋、林明信,把教室從室內延伸到戶外,把教材從課本拉到社會周遭的人、事、物身上,務求以體驗式教學加深小朋友的學習印象。
 有一次,他們跟小朋友談稀土事件,小朋友聽完后,竟然主動提議要去紅坭山探訪黎群奶奶。問他們要帶什么過去,他們說自己煮飯給奶奶吃。邱旖旎老師回憶道。
 孩子有了這樣的念頭,老師就協助把這念頭茁壯。最后,探訪成行,面子書上可以看見很多照片,有小朋友們送卡片、切菜做飯、跟奶奶擁抱,讓人為之動容。
 有些成人愛說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理,其實這等同于無形中剝奪了小朋友的學習機會。小朋友年紀雖小,但是可以以他們的年齡跟這個社會聯繫,不用等到長大才來付出的。
 當我們付出的時候,滋潤的是自己。付出會感染整個環境,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這樣的人。
 學習善待身邊的人事物,關心社會,即是人文教室的課程之一。
姚鳳瑋:生動教學更具趣味
 同是馬大學前教育碩士,涉足幼教界達十三年的姚鳳瑋老師說,每次活動,他們都會盡量使中華文化滲透其中。比如談孝道,他們就會跟小朋友說二十四孝的故事。
 近期,他們的主題是文字,聽起來僵硬呆板,但落入這群老師手中,活動變化之豐富卻超乎想像。就像黑色畫筆,在不會畫畫的人手中變化有限,但落到畢卡索手上,卻足以畫出《哥爾尼卡》。
 光是一個文字主題,老師們就衍生出以下活動:唱童謠、跳童謠、剪紙、書法、造字法、倉頡的故事、自創新字、上老街看街招字形……從年頭到現在還進行不完。
 林桂明說,這些課程使兒子鍾智全對文字結構產生興趣。他會自己研究,同一個字如果少了一個部首,筆劃會變成怎樣,會舉一反三。
 最近學校假期,我帶他去工作,他沒有事情做,無聊時就研究字形,少了一橫會怎樣,多了一點會怎樣。
 傳統的填鴨式教育使文字的趣味流失,部首、讀音只能靠死記硬背,老師疲于應付政策變化跟行政工作,更難教出對文字結構感興趣的孩子。
鼓勵小朋友多發言
 十分鐘休息時間,小朋友可以自行喝水或上洗手間,但老師卻不能休息,他們一邊提醒小朋友開關門把、走路時要輕輕的,不要影響他人,一邊佈置下一環節的上課空間。
 傳統填鴨式教育中,課室、課程、課本都是一早規定好,缺乏彈性變動的;但在開放式教育中,除了脈絡跟大方向外,其他一切都允許變動。
 邱旖旎老師說,開放式教育有著人本精神;而人本精神則在開放式的教學裡貫徹得更透徹,因為老師面對的是一個個不同的生命,因材施教正是因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而在教學形式、程度、資源等,能有其可調整的彈性,如果在教學過程裡沒有關注孩子的需要和反應,那只是一廂情願的教法。
 他們的做法是在課程中保有留白空間,透過跟小朋友的互動,觀察他們對課程的反應。小朋友拋出了什么,引發了什么火花,值得我們延續的我們就延續。以課程為取向的教育不管這些東西,它已經定下每週要教什么,只是單向的輸出。
 另外,姚鳳瑋老師說,人本教育注重孩子的情緒和需要,在團體發言時,他們都鼓勵小朋友們盡量多說一些,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老師再適時從旁給予引導和協助。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小孩對自己較有信心。
培養品德要有耐心
 這是個相對的世界,每一種說法的背后,都存在著另一種完全相對的說法。對于人本教育的理念遭家長反對,邱旖旎老師坦然地說,合則來,不合也沒關係。
 她說,這是正常現象,每個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對教育的定義也不同,遇到不同的家長,如果溝通了還是無效,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功利社會講求效益、速度,但在教育世界裡,急功近利是沒用的。
 姚鳳瑋老師說,品德的學習不能用時間來衡量,每個小朋友需要的成長時間都不一樣。她說,學習效果不能在兩三年內看見,或許要到很久很久以后,師長才發現小朋友的品德基礎是在這時候種下的。
 有個孩子三年級了,家長才跟我說,老師,我發現這些都是他以前在幼兒園培養下來的基礎
 這些經驗讓她知道,品德教育是無法在短期內看見結果的。著重孩子品德教育的家長不能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更不能急,更要耐得住時間的磨練。語畢,她嘴邊掛著淺淺的微笑。
【結語】 滿室溫馨
 訪談結束,時間指向二時半,下午的陽光斜射進室內,照亮了一室陳設,古琴、茶具、字畫,還有書,它們靜靜地、完好地躺在它們的位置上。
 小朋友都已回家了,空氣中還飄著茶葉蛋香氣,這是學生生日,家長帶來跟同學們一起慶生的,我也分到了一顆。小朋友拿給我的時候,用雙手把碗捧著,清澈的眼睛看向我:「姐姐,這個請妳吃。」
 這種神情,是政客眼中絕對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