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我父亲那一辈人,只有新年才吃得着鸡肉和猪肉;到了我这一代,鸡肉猪肉天天有得吃。由于家里和学校有教导,我们都不敢浪费食物,经常提醒自己其实是很幸福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早已经不是鸡肉和猪肉的问题了,很多国家和民族的食物,我们都吃得到。更有甚者,新年不愿意和家人一同吃饭的有之,边吃饭边忙着玩弄手机,一顿饭下来和家人几乎零交流的亦有之。嫌弃食物不够丰盛,浪费食物的现象也就更无须赘言了。
过去的生活十分贫困,我爷爷用普通红纸包的红包,里头只有两分钱,据说只够买一颗糖果,同时,没有新衣服,连脚上穿的也只是拖鞋而已;到了我这一代,红包钱从一块钱增至两块钱,当然后来四块五块甚至于十块钱的都有。新衣服新鞋子则更不在话下。由于家里和学校有教导,我们从来不敢当场打开红包,审视里头究竟包了多少钱。这么做无疑是失礼和缺乏家教的表现。时至今日,广告反过来教小孩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有之,小孩不愿意领长辈红包的有之,领了红包当下便打开来看,给长辈难堪的亦有之。更为重要的是,父母没有及时阻止并给予教育,觉得无须扼杀孩子的天真浪漫,深恐创意和创造能力消失殆尽。
从前的家族聚会热闹异常,三五十乃至于更多人,聚在祖屋里喧哗而温馨。晚辈到了现场,首先必须一一称呼了长辈们,才可以如脱缰的野马,混入堂兄弟姐妹的游戏中去。虽然一位一位的称呼须要花上一点时间,但我们从来不着急,总觉得打从心里给长辈们祝贺是一件必不可少,同时又极其重要的事情。过年过节,开口便是好话,便是祝福别人的话,一年似乎也就奠定了幸福美满的因子。时代已经变了的现在,大家习以为常地认为过去的事情说了也于事无补,于是晚辈们的出现,纷纷开口问候的变成了长辈。虽说也无妨,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总是人情的表现。但做晚辈的却不理不睬,傲慢如常,新年伊始便被宠着,再也不觉得他须要有礼貌,须要目中有人,总是怪异而令人痛心的现象。
庆祝新年的方式因人而异,如果在这一些五花八门的庆祝形式中,依旧可以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让年味浓厚而又有华人的“个性”,那该是多好的事情。欢庆民族节日而同其它节日,尤其是西化的节日没有两样,年味当然也就索然了。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说的好,新年是家庭、家族欢聚的日子,庆祝方式当然以此为重点。因此,长辈大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晚辈大可以一一遵办,家庭氛围和乐而又温馨。既然说是一家人的聚会,那么自己以外的他人当然也是重点。晚辈的理当目中有人,称呼和祝福之余,适当地端上一些糕点和茶水给爷爷奶奶或父母长辈,总是彬彬有礼、有教养、有上学读过书的体现。同時,人的心可以细致和体贴,也是创意和创造能力的基础。
目下大家都在高谈人文素养、人文教育、人文空间,但是人与人之间见了面也不打招呼,各自如一缕幽魂孤立于天地之间,“人”本身就在“人文”两字的光环下迷失了自己。新年期间出入祖父母家、亲戚朋友家而如入无人之境,我行我素,这才真是“人的缺席”。当然,这种种举止,正好反映了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人的退居末座这一维持了许多年的事实。另外,适当地让电脑休息,让手机休息,让我们一直都在忙碌而沉睡的心,看不到自己以外的眼睛,在新的一年里清醒过来,好好和家人聊聊天,互相关怀,纵使没有山珍海味,没有高级的家具和影音设备,年也还是一个富足的年,一个充满着人情味的好年。
新的一年里,愿长幼有序,心心相印,并祝贺大家健康快乐,幸福美满。
(稿于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