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星期五

“肉身”与东西方文化 ——山长王德龙

         似乎中华民族一开始便没有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或许,我们在历代的雕塑和绘画中没有发现可以和西方媲美的作品,但正如我们在西方的概念中找不到的观念一样。就算是慈悲,同样也找不到完全一致的对应词语。这原是十分平常的现象。人类整体的演进,本身就靠人类自身的和合,而不是这当中看似无可交流的差异性。差异而可以互补,文化和文明才会继续往前演化。

        与其说中华文化中人的缺席,毋宁说是人的谦卑化和隐化。钱穆先生《人生十论》中曾有过一段精辟的叙述:孔子的教训,在中国人听来,似是老生常谈,平淡无奇了。但就世界人类文化历史看,孔子所牖启人心的,却实在是一个新趋向。他牖启心走向心,教人心安放在人心里。他教各个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里找安顿,找归宿。父的心,走向子的心里成为慈;子的心,走向父的心里成为孝;朋友的心,走向朋友的心里成为忠与恕。心走向心,便是孔子之所谓仁。中华民族不是没有发现自己,而是在充分发现自我以后,进一步还发现了在自己以外,原来还有别人的存在。重视,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是横空出世,独立、孤立于这个世界之中。在这个之前就已经有父母亲为我们做好了一切人世间的准备,而父母以外还有许多的长辈,乃至于所不认识的长者。的提出与重视,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人没有办法忠于自己善良的本性,没有办法忠于他的家庭,他的师长、上司、朋友,他只能是独夫。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告诉我们不可以目中无人,因此也就特别强调谦卑、谦和、谦逊。在群体中不是想尽办法凸显容易膨胀的自己,正好相反的是,如何设法把这个极容易傲慢的隐藏起来,好让人类的大群和谐而幸福。消泯了小我也就成全了大我

         尤其是佛教思想传入东土以后,中华文化中无我的特色尤为突出。佛陀鲜明的形象,不在于他发现了他自己或是人自身的主体性,恰恰相反,佛陀证悟了人本身也是空的以后,才突出了他在人类历史与文化中独特的形象。由此要说到的是王维的诗。作为诗佛的王维,正是在诗中消泯了他自己,他的诗也才显得空灵和宁静。因此,文学和艺术并非只有强调人的自身才得以成为文学和艺术。人把自己放下,乃至于整个地空掉,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事实上,说中华文化中人的缺席,也并不准确。从《诗经》开始一直到往后的文、辞、赋、词、曲等,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屈原、司马相如、曹植、李白、杜甫、苏轼尽是各有风格的伟大文人与诗人。书法和绘画也是如此。由于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强调人不要一直只看到自己,看不见别人,我们的绘画中才不特别着意地勾勒自己的轮廓。大自然本就是人以及其它生物所共有,何必在在地凸显自己?

         凸显自己往往有其弊端。百年前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对多国的掠夺 和侵略,不能不说是,是的过度 强调所引起的。中华民族这百余年来的积贫积弱,也是他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结果。大自然如今的满目疮痍,正是因为人忘记了大自然本就不仅仅是的。因此,艺术和美固然有其主观性,然而艺术和美若纯粹只是主观的概念,可以任意诠释,将把人类导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人的个性、特色或高大的的背后,总得有一条智慧而富含品格力的勒马缰牵着,庶几才不至于在莽撞中同归于尽。

         关于人的发现、重视与记录,中华文化并不以雕塑和绘画为主要表现的载体。对于有贡献的伟大人物,我们将之记录在文献典籍之中。其中尤为显著和重要的,便是正史里的人物列传。以事件为主的纪事本末体虽然也重要,然而以正统史学言之,纪传体通史或断代史才是正宗。略掉这些人物,将无法 构建中华民族的史学。熟悉中国历史的也知道,正史里头除了帝王将相、功臣与文人士大夫外,还有作为反面教材的佞臣、酷吏等的记述。除此以外,正史里也还有中国以外周边国家重要人物的记录。按中华民族的史学传统,人是基准点也是贯通整个历史发展与变化的主体。如果再把视域扩大至民间信仰,但凡有功于人民的人物,其生前死后人民奉祀的香火不断,有的甚至历千年而民众依然虔诚 膜拜。试问,中华文化如何不重视人?

         最后,如果只是一尊雕像或一幅画,仅仅陈列于艺术馆或博物院中,成为历史的一具标本,专家学者们闭门研究的对象,其精神不见称颂与传扬,这样的之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这是的发现,还是物化矮化



2013年1月11日星期五

敬学书院“儿童茶艺”短期班(19.01.2013开课)



敬学书院“儿童茶艺”短期班
************************
开课:一月十九日开课
时间:逢周六中午一时至下午四时
课数:共三堂课(19/1, 26/1 及 2/2)
对象:六至十二岁儿童
学费一百五十元(含午餐茶点)
主要教学内容:冲泡实习、品尝及认识各类茶叶、讲述故事、吟唱茶诗、聆听雅乐
垂询电话:黄老师 012-4533579,王老师 017-3906756

2013年1月10日星期四

两天课程:《帝王家训与现代家庭教育》(26-27.01.2013)


课程将从历代帝王传世家训中,总结帝王之家教育子弟的宝贵经验。古代著名帝王对太子及皇子皇孙们的谆谆教诲,是现代家教极好的借鉴。

日期:一月二十六日(六)、二十七日(日、大宝森节)
课程主要招收对象: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者,以及教师
课程收费:二百元 / 学生一百元
时间      :(六)15:00 – 21:30、(日)10:00 – 17:30

星期六

15:00 – 16:30      第一讲          立志:人生之关键
17:00 – 18:30      第二讲          从好学至于乐学
20:00 – 21:30      第三讲          内敬谨与外庄重

星期日
10:00 – 11:30      第四讲          孝:人之本也
14:00 – 15:30      第五讲          朴素、节俭:义之本也
16:00 – 17:30      第六讲          礼仪之邦:知礼行礼

训曰:劝诫之词,古今名论、亹亹书记中,无处不有,其殷勤痛切,反复叮咛,要之,欲人听信遵行而已。夫千百年以下之人,与千百年以上之人,何所关切而谆谆训诫若此?盖欲一句名言提醒千百年以下之人,使知前车之覆,而为后车之戒也。后学读圣贤书,看古人如此血诚教人念头,岂可草草略过?是故朕常教人看古人书,须念作者苦心,甚勿负前人接引后学之至意也。———— 爱新觉罗。玄烨《庭训格言》

垂询电话:王老师 017-390 6756,黄老师 012-453 3579


2013年1月7日星期一

《中华茶文化专题~东坡茶趣》(11.01.2013开课)




敬学书院将于本月11日开办《中华茶文化专题~东坡茶趣》。共五堂,逢周五晚八时半至十时上课。学费:一百五十元/学生一百元。

课程引言:
苏东坡一生情志在家国天下,于儒而言,他立志君子之学;就佛而论,他修持菩萨之行;从道而观,他玩味真人之境。至于他手上的那盏茶,是甘是苦?是忧是乐?不妨从他亲手种茶、采茶、制茶、沏茶、评茶、咏茶的生活里一探究竟吧。

九百多年前的一壶东坡茶,在九百多年后的今日,个中滋味是否依旧潇洒?还是随着岁月的发酵,更见浑厚?本课程以“寓志”(君子之志与佳人之质)、“自适”(羽化之游与禅悦之境)、“老境”(寓意之物与体道之趣)三方面展开“东坡茶趣”的内容。

垂詢:王德龙老师( 0 1 7 – 3 9 0 6 7 5 6 )、黃智鸿老师 ( 0 1 2 – 4 5 3 3 5 7 9 )

2013年1月4日星期五

敬學書院二零一三年上半年課表


敬學書院三周年山長致詞(01.01.2013)


今年過得特別快,倏地一年又過去了。這無疑説明著書院相對於往年,課程、講座與活動進行得更多,外邀我和黃老師給大衆講課的講座也比過去多。能夠給大家上課,分享我們的心得,是我們特別樂意的事情。步調緊湊而充實的一年,昭示著傳統書院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不禁這麽想到,如果有更多的地方辦起一座又一座,具有傳統書院特色的學習空間,無論以“書院”為名,或者以某某文化中心、學坊或其它的名號為名,只要能夠以中華文化為主導内容,以發揚民族經典為主要職責,並從中培養和樹立民衆的道德意識,提升民衆的涵養,培植民衆善良的心,促進善良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絕對是充滿著歷史感與文化感的生命活力。

於此必須強調的是,作爲一所以藏書、讀書、教書、論學、編書、刊書、相互砥礪為職責的書院,過多的活動是不適宜的。動得太多,從而失去閲讀的時間與心情,自然違反了書院的根本原則。動得太多了,我們便少了靜心沉思的機會。生命的虛浮無根與惶惶不安,往往就是因爲動得太多了。動與靜應當相結合,向外的動是爲了接引更多的民衆,而不是因爲我們需要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向内的靜,是因爲我們必須創造時間與空間給自己,讓自己在紛擾與動蕩的環境中靜定下來,充實、修養自己,讓自己内在更豐富以後,方可以為大衆的事業走得更遠,做得更好,更深刻。

我們當知在時代之上,看出時代之弊端,與我們補偏救弊所該用力之處。能夠如此,便是一名可以開風氣的人,這也就是俗稱的“英雄造時勢”。然而,我們也該有龔定庵“但開風氣不為師”的胸懷與氣魄。我們是否得以開風氣,這是無法預知的。而我們自然也不應該有這樣的觀念一直橫在胸中,執著而始終不自知。為家國做事,爲人民服務,為文化的賡續盡一己之力,方才是我們時時刻刻該銘記於心的事情。因爲做的是大事,因此便須毀譽由人,任運自然。能“人不知而不慍”,而常患不知人,那麽一切自有其自然而成者。

乘此三周年之際,我必須在這裡呼籲的是:回歸尊師重道的傳統。教師作爲指導我們未來方向的人物,如果不被尊重和禮遇,我們的未來將是岌岌可危的。如今家長與學生對教師輕則不屑、恥笑,重則呼喝、狀告乃至於打罵,是十分令人痛心的怪異現象。這不禁令人想起禪宗的一則公案:師父與小沙彌出門,路上遇到一名爲著自己無法渡過小溪,而在溪邊發愁、徘徊的女子。師父二話不説,背起女子涉水而過。女子謝過師父后,師徒倆又繼續趕路。小沙彌憋了很久以後,終于忍不住對師父說:“師父,你背那女子渡過小溪,豈不是犯戒了?”師父答道:“我早已經放下了,你還沒放下嗎?”誠如大家所知道的,從佛教的教義出發,這則禪宗公案要説明的是起心動念如果純正無染,事情過去以後不再執著,如此便能“若無閒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然而,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審視,我們也可以看出這樣的事實:小沙彌如果尊師重道,他大可以馬上請教師父說:“師父,如果按戒律,我們出家人不應該觸碰女子。但是剛才師父不但觸碰,而且還背了她渡過小溪,不曉得這當中有什麽講究,還請師父示下。”相信小沙彌的彬彬有禮,師父寬慰之餘,必定詳細為他解説。公案裏的小沙彌,犯的正是貢高我慢、自以爲是的毛病。作爲學生的首先無禮,並無理取鬧地質問老師,這種不謙虛的態度,自然障礙未來的發展。如今社會鼓勵發言,並經常說東方人,尤其中華民族含蓄、内斂,不善於説話,表達自己的見解,是我們文化莫大的弱點。殊不知這正是中華文化中,謹慎、認真、謙卑、和氣的傳統。爲了發言而發言,爲了提問而提問,爲了質疑而質疑,而事實上内心混合了個己自私、好名好利和好勝斗勇之心,試問我們怎麽可以助長這種歪風?這種歪風足以敗坏人的心術。

另一方面,錢公賓四先生曾言:“蓋中國人智慧,常主從易簡中見繁,從無限中覓具足,於實踐中証真理。”如何化繁為簡,如何在生命紛繁的千絲萬縷中辨別方向,趨向光明,是我們接觸民族經典,學習自身文化時應當體會的重點。將之用於人際相處,我們亦當謹遵這個傳統。不求人人與我同,不求人人聽從我,在相互尊重中學習、成長與辦事,生命便會少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煩惱。這就是:“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禮記》〈學記〉謂:“大時不齊”,用現代的話來説也就是“真正的時機不要求步伐整齊劃一”。每個人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作用,在與人和睦的配合中完成自我的提升,以及人類整體的成長與進步,是更難企及而又必須漸次達到的境界。《論語》裏有〈鄉黨篇〉,所謂“黨”本就是不好的名詞。“黨”是基於個人利益而聚集起來的小群體,故有“朋黨”之稱。因此,我們必須經常提醒自己,反問自己:“我是不是正走在‘朋黨’的道路上?”如果答案是的話,那當然必須戛然而止,復歸正道。從書院的角度言之,我們並不能夠說別人不支持我們,便是別人的罪過;別人不辦書院,便是別人的知見不足。這是狹隘的想法,也就是“朋黨”的想法。我們既要有持守文化傳統的意識,也要有博大和開放的胸懷。我們應該在各各分工,和睦合作中,完成復興中華文化的使命。 

至於要復興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經典,我們須要提起的是一股正氣。那是一股剛正浩然之氣、正義凜然之氣、無懼無悔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