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

辛意雲教授序言〈傳遞真理與幸福的訊息〉

摘自《論語辛說》
--------------------------
 
辛意雲教授序言〈傳遞真理與幸福的訊息〉
早在好些年前,在漢聲雜誌工作的朋友,問我:「中國有沒有教育理論?」,他們準備在中文版的漢聲雜誌第三期,以中國兒童教育及童玩作為主題。他們當時訪問了好幾位知名的教育家,大家幾乎都異口同聲說,中國沒有教育理論。
 
他們很驚訝,因為一個歷史如此綿長的民族,而且還曾創造出如此悠久、燦爛的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怎麼會是沒有教育及教育理論呢?要真是如此,那這麼一個長期都有創造性表現的民族,是靠什麼維持他們子民的那份創造性的品質呢?這可是一個人類史上的奇蹟啊!
 
我當時聽了,也非常驚訝,於是找出許多文獻有關教育及教育理論的資料,並拿大家都還熟悉的文化基本教材上的《論語》,來做一些說明。
 
我讀《論語》,也是在高中文化基本教材課程上學的,那時的印象,只是一些道德教條,有時老師上課時還批評著說:「不合時宜!不合時宜!」
 
大學時,因學中國哲學,也選修了《論語》專題的課。基本上,老師也是就道德教訓、理念上強調,零零散散,不成體系,不像西方哲學,知識系統論列的那麼嚴密、清楚。當時,我也以為中國哲學就是這樣。
 
而後受學於愛新覺羅毓鋆老師,他老人家講中國學術從《論語》入手,以今文經家的義理說明,並從貼近一般生活經驗的事例詮釋,一下子我看見了《論語》的生活性與情感性。
 
很幸運的,我常時也有機會聆聽錢穆(賓四)先生講授先秦思想史。其中講到《論語》,他從《論語》整部書的體例構成,篇與篇、章與章的關聯說起。以《論語》的話語舉例,說明其中的內在聯繫,並以此貫穿了整個中國學術史與思想史,讓人看到了中國思想、學術的系統性與知識性。那不只是一般所謂道德教條而已。
 
他告訴我們《論語》是中國知識、學術的核心,是中國學術的起點。孔子是中國學術、思想的第一人。
忽然之間,中國學術、思想這條原本似乎已乾涸的河床,又注滿了清流,且蔚然形成了原本一樣的壯闊大河。歷代的學術,就如同在它滋潤下生氣盎然的綠洲,中華民族就生息在這泉源和土地上。二千五百年來,綿延不斷。
 
他老人家還說,《論語》不止是道德、不止是知識、不止是學術思想,它還是真實的生命紀錄,教導「人」如何成為一個「真實的人」,開發出「生命」的能量,享有生命的喜樂。
 
我常時正在中學教書,於是就《論語》所教的理論與方法,做為教學實驗。剎時,使得個個活蹦亂跳、處在青春叛逆期的中學生,開了心眼。在「學而時習之」的嘗試下,擴大了生活的創造性,看到了自己的生命潛力與可能。他們大多數都歡喜的學習,快樂的升學,有的甚至好學不倦到了現在。
 
學校裡的同事,當時都以為我有什麼特殊的本事,頻頻詢問。其實我只是用了《論語》中所說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帶著學生看到了自己的聰明與才智。這也使我享受到教育的喜悅,而願意終身成為一位老師,傳布著這份屬於人類的喜樂與智慧。誠如詩人楊喚所唱的:
我是忙碌的
我是忙碌的
我忙於搖醒火把
我忙於雕塑自己
我忙於擂動行進的鼓鈸
我忙於吹響迎春的蘆荻
我忙於拍發幸福的預報
我忙於探訪真理的消息
 
非常高興,也覺得是份榮耀,能受IC之音電台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曾繁城董事長的邀約,到電台講授《論語》。我很珍惜這個機會,並希望藉著這機會,將這份幸福及真理的消息拍發出去。
謹誌於 鑑經草堂 二零零八年 七月七日 辛意雲
 
 

敬學書院將於2015年12月25日至27日舉辦“中華文化學聚”,禮請已故大儒錢公賓四先生弟子、台北藝術大學榮休教授辛意云老師開講《論語的覺知之道》,詳情可瀏覽 臉書活動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