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素不相识的二人,因读古书,学古文,从学长学弟到师生关系,到相知相惜的伙伴,先后带着中国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及硕士文凭回国,创办了这家书院。
从此,风声雨声读书声,在巴生这个发展迅速的百年皇城响起。“敬学”二字,正是两人以崇敬之心,在古人的学问中,认真学习修身做人之道。
对古代充满想象
王德龙从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开始对古代充满想象;小学六年级,老师常给大家背诵唐诗,对日后起了关键影响;独中时期,学习环境加上身为华文学会骨干分子,正式走入古人的世界,从此不愿回头。
黄智鸿因佛经启蒙而接触古文,从小就有一种莫名的情怀和意识,形容自己“似乎在入学之前,从骨子里就特别向往,冥冥中像是活在古代”,往后的因缘继续灌溉这颗种子发芽、成长。
大学时期修读中文系,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从沉醉古文到跃跃欲试写古文,最后以古文书写硕士论文,曾经的国中生身份,换来无数惊诧。
不相识的,以为两人生错时代,当事人却自在坦然,只有“相逢恨晚”的感觉,而且从不可以标榜或表现自己,朴实地、坦然地、真诚、恳切地相处。
“人与人之间会聚在一起,就是志同道合,有共同的话题,也许部分人不在这个范围,但只要诚恳、自然地让他们了解,慢慢地就会改变原有的想法,尝试接触这一方面。”
已经习惯被问“提倡古文究竟意义何在?”、“古文有何价值?”、“古书与现在的时代脉搏究竟如何?”黄智鸿总会化身韩愈回应“好古文者,好古道也”;王德龙则淡笑:“可能更迫切或想要营造的是,把有共同想法的人聚集起来,一起研习修身养性之道。”
越是深究越是投入
现代人追求偶像明星,两人的偶像却是历代君子圣贤,每一个时代都有憧憬的对象,不同时期又会特别投入某位古人的世界。集儒、佛、道于一家的苏轼,成为黄智鸿毕业论文的主角,那段钻研苏东坡的日子,如痴如醉,越是深究,越是投入。
“其实在仰慕古人的同时,也在仰慕他们所仰慕的古人。概括而言,举凡有修养的对象,都是我们所仰慕的人,已经认识的、还没认识的,知道得越多,就越想探究得更深入,越深入就越觉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更谦卑地不断学习。”
崇古敬古办书院
中国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黄智鸿 |
两人崇古敬古,从个人修习到传学教学,宁愿舍弃正规的教育管道实践理想,开办旁人眼中“格格不入”的书院,以更集中及短期课程的方式,吸引来自各阶层的志同道合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起学古习文,修身修心,坚持教育的初衷,不以功利为目标,修身养性是正道。
“那是对品格、道德、修养的追求……更确切的说法是通过古文认识古人,在阅读中直接与王圣先贤对话、沟通、共鸣,继而反求诸己,往内观照,避免浮躁、浮夸、不急、不缓,待人处事皆存有保留态度与空间,不急着断论。”
“一般人可能认为是退守,事实却不然,而是一种累积和沉淀,强调于己于人,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务实地、慢慢地水到渠成的价值观。”
后话:修身之道为主旨
近年,历史社区及传统文化复兴活动蕴然成风,那出于濒临消失的恐慌和危机感使然,对于向来被视为文化冷感的年轻新生代,绝对是一桩好事,对社会也起着正面影响。然而,这种属于自发性的运动,也很容易流于形式,忽略内在,无法达至实际成效。所以,主要的推动人和中坚分子,必须确保目标清晰,传达正确资讯,无时无刻自我省思。
复兴华夏衣冠的汉服运动固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但在追溯外观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中华教育所强调的修身之道,否则始终是空有其表却无优良内涵,无法走得太远。
王德龙及黄智鸿所说值得深思———政者正也,上梁不正则下梁歪,处于重要位置的人,父母、老师及读书人,必须原则清楚,坚守气节,不断学习,才能教化及熏陶出正直诚恳的下一代。
(转载自 http://www.nanyang.com.my/node/519852?tid=493,刊登于《副刊——优生活》2013-03-24)
报道: 陈绛雪 摄影: 苏汉成、 许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