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洋商報)
文学苦旅·下篇: 携手实现文学美丽愿景
隆市有座陈氏书院,从宗亲乡团组织发展到近年注重提升知识与塑造人文社会的新角色。
在巴生这座历史皇城,今年初突然多了一间“敬学书院”,那是两个留学中国的大马书生,携手开创的文化空间。
同样是历史都城,前者非但不让人感觉突兀,还是珍贵的古迹,后者却显得格格不入,虽有美丽愿景,但是否能抗衡现实的考验?
在文坛氛围低落的时代,书院还有生存空间与价值吗?尤其在这卖弄多元文化,实际上却像是文化沙漠的国土……
敬学书院位于巴生火车站对面,靠近印度街,老城中的旧区,自有一番古旧风貌,地理位置搭配得宜。
人和因素有待培养,两位创办人——除了王德龙及黄智鸿一身浓浓书生味,上门客人是否能达到门庭若市,只能靠时间的努力,操急不得。
真正的问题在于“天时”。
21世纪资讯铺天盖地的网络时代,知识和资讯尽在弹指间,端坐荧光幕前就能和整个世界联系,谁还要费神出门,千里迢迢出门去求知识,学做人?现代学校尚且难以树人,何况书院这种始于唐朝的“学堂”?自诩文明的现代人甚至会嗤之以鼻,费尽心力就为重拾十年文革极力排斥的古旧事物,再来寒窗苦读?
就连朱文斌也说,每个时代总会有人实践一些有意义的事,但生存压力往往会变成一种制约。
要尝试才知道结果
两位年轻人是名符其实的“穷书生”,资本是向家人借来的,地方是租来的,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带着满腹诗书回国实践多年的梦想。
身为学长的王德龙坦承,从经济角度看,开书院很不合时宜,但人文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当这道防线渐趋消失,总是要有人尝试做些事,而这件事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绝对是超越经济的考量。
“只要我们尝试,就能知道结果,若不尝试,就什么都不会有。担心肯定会有,但总要放手一试。什么是理想?就是在忧与困之间开出一条路,否则,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是理想。就像以前的人坚持要给孩子受教育,抗日战争期间,随便拼凑一个空间,也许就睡在课室的桌上,甚至是走廊和楼梯,依然坚持下去。”
黄智鸿强调,书院在宋代、明代、清代,都是讲学、论学和学习的地方,也是藏书的地方,功能多元。两人办书院就是为了聚集人们一起学习,互相鼓励及文化人雅集的地方,不只是注重怎么教,也注重怎么学习,男女老少不拘。
主流教育是以课程为重心,以成绩为主导,这间小书院却是以人物为重心,希望恢复唐宋元明清那些时代的学习模式,恢复古学,重温及学习历代文人学者和圣贤的人格与理想。
简言之,就是注重人格培养,也就是弥补现代教育所缺少的那一块,改变“读书只是为了找到好工作”的功利思维,享受学习的过程,提升人文素养,把社会导回正轨。
阅读风气还有待提升的马来西亚,不曾忘记世界阅读日,总是积极呼吁国人阅读,黄智鸿及王德龙创办的书院却是和现代教育背道而驰的“回头路”。
“现在师道没落,这个时候我们正应该反思教育的本质,不能再把教育当成一门生意,把学生当商品,老师当员工。”
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
两人曾经受邀主讲中文诗词,一批不谙中文的长辈学生风雨不改,千里迢迢到来上课的精神,让两人感动到现在。现在的学生能读各种各样的书,可以选择喜欢或不喜欢,以前有书读就是幸福,不敢想选什么,难得的是走过大半辈子后,求学的兴趣还那么炽热。
从这批学生身上,两人更加坚定意志,要为这些缺乏学习管道的人,曾经失去教育机会的人,提供圆梦的空间,矢志让教育走回正轨,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阅读的风气。
简单朴实的空间,墙上挂着刘禹锡的《陋室铭》及大大的孔子像,有学规,有宗旨,有院训,除了开办中华民族思想与文史艺术这些固定课程,也不定期举办讲座,提升生活品质,加强心理素质,充实人文修养。
“固定课程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还有佛门经典、中国文学史、人物专题、中华茶文化、诗词文赋、古文导读和写作等文化课程。希望未来还能拓展成一个小型剧场,发挥它的多元功能。”
看看敬学书院的宗旨——振起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倡导勤学自强,推行有教无类;固守厚重学风,默化中正涵养;强调多元交流,主张和合共进。
书院与马华文坛
把话题从书院扯到马华文坛,有点突兀,但原来不无关联。
贤人说,教育是国家根本。如今马华文坛给人寂寥感觉,以多元文化自豪的马来西亚却像文化沙漠,是教育走向歧途,还是纯粹因为国人不爱阅读,或是缺乏人文空间?近年掀起“读经”热潮,年年遴选“小状元”,再来一座书院,难道复古是重振阅读士气,恢复育才树人的正道?
王德龙认为,虽然我国不似中港台或是欧美国家那样,随身携带读物,随时随地都阅读,但在论坛就能发现阅读风气其实有所提升,只阅读方式和过去不一样,大部分人都不能静静坐着读一本书,而且人们把标准降低,得过且过,凡事都不深入探讨和思考。
黄智鸿则观察发现,我国读者多是读次代著作,但文坛还不会到“凋零”的地步,若和过去比较,现在的发表空间很大,而且有文学奖、愿意资助马华作家出版的文化机构和商家,所以马华文学的前景其实相当乐观。
他认为,提升文化水平绝对有助于文坛的发展,但若人们不阅读或是阅读单一作品,这才是真正的隐忧,很大的冲击,尤其现代人推崇现代文学,比较西化,用西方视角审视自己的东西和学问,用西方的方式研究东方的学问。
关于读经的问题,两人一致认为是好事:“文学没有新或旧,只是看我们如何继往开来,以古鉴今才是学习古典的意义,若过度推崇或迷信经典也是一个问题。”
现代文坛难有经典?
现代人重新“读经”,读回古人的经典,现代的经典又如何?或者……现代文坛难有经典?
“我们常说‘马华文学没有经典’,但经典其实是经得起时间淬炼,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就的,我们首先学的是去欣赏别人的东西,别急着发表,要沉淀,现在的情况是停留在数量,不是素质。对,现代人需要的就是耐性和沉潜。
“经典”这东西,绝大部分的经典都是在失意中创作出来的,人人追求快乐,但经典却永远和快乐是飞鸟与鱼,永远只能二择其一。
两位书生以耐性和沉淀看“经典”,文学研究者朱文斌则笑答:“悲情出诗人,从屈原开始就是如此,所有经典都是在悲痛中创作出来的,因为人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中,才会痛定思痛,思考社会和人性问题。快乐短暂,痛苦很长,文学把这些东西展现出来,所以能引起共鸣,然后流传,若一味快乐,人们反而认为那是虚假文学。”
个别要求简短结论,三人对马华文学都抱乐观态度,有些事情也许不会很普遍,让人觉得冷清,但不表示不行,马华文学就像独立电影,只要能兼收素质,就不需要太担心。
“作品会经过历史淘汰,然后会流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能成为经典。”
●报道:陈绛雪 摄影:苏汉成
在巴生这座历史皇城,今年初突然多了一间“敬学书院”,那是两个留学中国的大马书生,携手开创的文化空间。
同样是历史都城,前者非但不让人感觉突兀,还是珍贵的古迹,后者却显得格格不入,虽有美丽愿景,但是否能抗衡现实的考验?
在文坛氛围低落的时代,书院还有生存空间与价值吗?尤其在这卖弄多元文化,实际上却像是文化沙漠的国土……
敬学书院位于巴生火车站对面,靠近印度街,老城中的旧区,自有一番古旧风貌,地理位置搭配得宜。
人和因素有待培养,两位创办人——除了王德龙及黄智鸿一身浓浓书生味,上门客人是否能达到门庭若市,只能靠时间的努力,操急不得。
真正的问题在于“天时”。
21世纪资讯铺天盖地的网络时代,知识和资讯尽在弹指间,端坐荧光幕前就能和整个世界联系,谁还要费神出门,千里迢迢出门去求知识,学做人?现代学校尚且难以树人,何况书院这种始于唐朝的“学堂”?自诩文明的现代人甚至会嗤之以鼻,费尽心力就为重拾十年文革极力排斥的古旧事物,再来寒窗苦读?
就连朱文斌也说,每个时代总会有人实践一些有意义的事,但生存压力往往会变成一种制约。
要尝试才知道结果
两位年轻人是名符其实的“穷书生”,资本是向家人借来的,地方是租来的,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带着满腹诗书回国实践多年的梦想。
身为学长的王德龙坦承,从经济角度看,开书院很不合时宜,但人文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当这道防线渐趋消失,总是要有人尝试做些事,而这件事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绝对是超越经济的考量。
“只要我们尝试,就能知道结果,若不尝试,就什么都不会有。担心肯定会有,但总要放手一试。什么是理想?就是在忧与困之间开出一条路,否则,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是理想。就像以前的人坚持要给孩子受教育,抗日战争期间,随便拼凑一个空间,也许就睡在课室的桌上,甚至是走廊和楼梯,依然坚持下去。”
黄智鸿强调,书院在宋代、明代、清代,都是讲学、论学和学习的地方,也是藏书的地方,功能多元。两人办书院就是为了聚集人们一起学习,互相鼓励及文化人雅集的地方,不只是注重怎么教,也注重怎么学习,男女老少不拘。
主流教育是以课程为重心,以成绩为主导,这间小书院却是以人物为重心,希望恢复唐宋元明清那些时代的学习模式,恢复古学,重温及学习历代文人学者和圣贤的人格与理想。
简言之,就是注重人格培养,也就是弥补现代教育所缺少的那一块,改变“读书只是为了找到好工作”的功利思维,享受学习的过程,提升人文素养,把社会导回正轨。
阅读风气还有待提升的马来西亚,不曾忘记世界阅读日,总是积极呼吁国人阅读,黄智鸿及王德龙创办的书院却是和现代教育背道而驰的“回头路”。
“现在师道没落,这个时候我们正应该反思教育的本质,不能再把教育当成一门生意,把学生当商品,老师当员工。”
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
两人曾经受邀主讲中文诗词,一批不谙中文的长辈学生风雨不改,千里迢迢到来上课的精神,让两人感动到现在。现在的学生能读各种各样的书,可以选择喜欢或不喜欢,以前有书读就是幸福,不敢想选什么,难得的是走过大半辈子后,求学的兴趣还那么炽热。
从这批学生身上,两人更加坚定意志,要为这些缺乏学习管道的人,曾经失去教育机会的人,提供圆梦的空间,矢志让教育走回正轨,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阅读的风气。
简单朴实的空间,墙上挂着刘禹锡的《陋室铭》及大大的孔子像,有学规,有宗旨,有院训,除了开办中华民族思想与文史艺术这些固定课程,也不定期举办讲座,提升生活品质,加强心理素质,充实人文修养。
“固定课程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还有佛门经典、中国文学史、人物专题、中华茶文化、诗词文赋、古文导读和写作等文化课程。希望未来还能拓展成一个小型剧场,发挥它的多元功能。”
看看敬学书院的宗旨——振起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倡导勤学自强,推行有教无类;固守厚重学风,默化中正涵养;强调多元交流,主张和合共进。
书院与马华文坛
把话题从书院扯到马华文坛,有点突兀,但原来不无关联。
贤人说,教育是国家根本。如今马华文坛给人寂寥感觉,以多元文化自豪的马来西亚却像文化沙漠,是教育走向歧途,还是纯粹因为国人不爱阅读,或是缺乏人文空间?近年掀起“读经”热潮,年年遴选“小状元”,再来一座书院,难道复古是重振阅读士气,恢复育才树人的正道?
王德龙认为,虽然我国不似中港台或是欧美国家那样,随身携带读物,随时随地都阅读,但在论坛就能发现阅读风气其实有所提升,只阅读方式和过去不一样,大部分人都不能静静坐着读一本书,而且人们把标准降低,得过且过,凡事都不深入探讨和思考。
黄智鸿则观察发现,我国读者多是读次代著作,但文坛还不会到“凋零”的地步,若和过去比较,现在的发表空间很大,而且有文学奖、愿意资助马华作家出版的文化机构和商家,所以马华文学的前景其实相当乐观。
他认为,提升文化水平绝对有助于文坛的发展,但若人们不阅读或是阅读单一作品,这才是真正的隐忧,很大的冲击,尤其现代人推崇现代文学,比较西化,用西方视角审视自己的东西和学问,用西方的方式研究东方的学问。
关于读经的问题,两人一致认为是好事:“文学没有新或旧,只是看我们如何继往开来,以古鉴今才是学习古典的意义,若过度推崇或迷信经典也是一个问题。”
现代文坛难有经典?
现代人重新“读经”,读回古人的经典,现代的经典又如何?或者……现代文坛难有经典?
“我们常说‘马华文学没有经典’,但经典其实是经得起时间淬炼,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就的,我们首先学的是去欣赏别人的东西,别急着发表,要沉淀,现在的情况是停留在数量,不是素质。对,现代人需要的就是耐性和沉潜。
“经典”这东西,绝大部分的经典都是在失意中创作出来的,人人追求快乐,但经典却永远和快乐是飞鸟与鱼,永远只能二择其一。
两位书生以耐性和沉淀看“经典”,文学研究者朱文斌则笑答:“悲情出诗人,从屈原开始就是如此,所有经典都是在悲痛中创作出来的,因为人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中,才会痛定思痛,思考社会和人性问题。快乐短暂,痛苦很长,文学把这些东西展现出来,所以能引起共鸣,然后流传,若一味快乐,人们反而认为那是虚假文学。”
个别要求简短结论,三人对马华文学都抱乐观态度,有些事情也许不会很普遍,让人觉得冷清,但不表示不行,马华文学就像独立电影,只要能兼收素质,就不需要太担心。
“作品会经过历史淘汰,然后会流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能成为经典。”
●报道:陈绛雪 摄影:苏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