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

長期課程

目前開辦的課程
每逢週二      書法班 (陳建誠老師授課)
每逢週三      禮樂人生課 (我院山長與掌學授課)
每逢周四      親子書法班 (夏振基老師授課)


即將開辦的課程
每逢周六     兒童讀書會 (邱旖旎老師、姚鳳瑋老師、林明信老師授課)- 九月開課
每逢周日      詩詞吟唱班 (我院掌學授課)- 八月中開課

   


*欲知本院課程细节
,敬請關注面子書的活動頁,歡



2011年7月23日星期六

敬學書院課程

敬學書院目前所開辦的課程

(一)《論語》導讀
(二)《孟子》導讀
(三)中華茶文化入門
(四)現代詩賞析與創作
(五)帝王家訓與現代家庭教育
(六)唐宋文章選讀
(七)詩詞對聯賞析與創作
(八)民族聲樂概論



即將開辦的課程

(一)《老子》導讀
(二)蘇東坡詩文導讀


書院只是一個據點,雖院址在巴生,不意味著學生一定得到巴生來上課。若其他地方有需要上課的話,我們都可以過去。院址是死的,知識是流動的,我們到哪裏,那裏就是敬學書院了。

*欲知本院課程细节,敬請關注面子書的活動頁,歡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2011年敬學書院公益講座

11      百喻經的生命智慧
                        主講人:何乃健先生(馬華文著名散文家、詩人、
                        佛教工作者)
226     法國著名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放映與賞析               
            主講人:温惠媚(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学士)
35      學習中文的藝術思考
                        主講人:林永信(拉曼大學中文係碩士
319          文化與中華文化
                        主講人:王德龍(我院山長)
320          太虛大師逝世六十四周年紀念——“太虛大師與人間淨土”
                        主講人:黃智鴻(我院掌學)
327          開明老師——維摩菩薩
         主講人:釋法智法師(《彼岸法音》主編)
424        《維摩詰經》第一堂——解經題
                        主講人:釋法智法師(《彼岸法音》主編)
51      紅塵中的慈航
            主講人:檳城慈心道場心迦法師
626    《維摩詰經》第二堂——譯者版本略說
                       主講人:釋法智法師(《彼岸法音》主編)

〈放牛班的春天〉放映與賞析
710       粵劇演示暨講座會
              主講人:王美湄老師、黃胤禎老師
717       講座《從失意的生活升華至詩意的生命~如何欣賞詩詞吟唱?》
              主講人:黃智鴻(我院掌學)
724              《維摩詰經》第三堂——三分科經六成就
                            主講人:釋法智法師(《彼岸法音》主編)
91012   開放日
910       《中華文化的生活趣味》講座會
              主講人:王德龍、黃智鴻(我院山長、掌學)
911       書法講座及體驗班
              主講人:书法家陈健诚老师
912       中秋雅集 
918       《維摩詰經》第四堂——佛國品第一選讀
              主講人:釋法智法師(《彼岸法音》主編)
925       《孔誕一日學》
              主持人:王德龍、黃智鴻(我院山長、掌學)
1023      《彈談海南,唱倡瓊瑤》
              主講人:嚴月英(‘麥’英)
1023      《維摩詰經》第五堂——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主講人:釋法智法師(《彼岸法音》主編)
124       《维摩詰經》講座第六堂——菩薩行品第十一
                            主講人:釋法智法師(《彼岸法音》主編)


粵劇演示暨講座會


*欲知本院最新活動,敬請關注面子書的活動頁



2010年敬學書院公益講座

515     平凡而伟大——孔子
                        主講人:王德龍(我院山長)
522     “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             
                        主講人:王德龍(我院山長)
530     人间智者——佛陀
                       主講人:黃智鴻(我院掌學)
66           孩子,我该给你些什么?
                       主講人:杨萌智  (马六甲儿童乐园幼教中心副园长)
612         风趣雅儒——东坡居士
                       主講人:黃智鴻(我院掌學)
619         年轻·生命·创意生活
        主講人:温惠媚(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学士)
626         诗耶歌耶——古典诗词的百年歌声
                       主講人:杜忠全(新大中文系硕士、马大中文系博士生)

講座——“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發揚中華文化有何意義?


發揚中華文化有何意義?


或問:發揚中華文化有何意義?
對曰:先讓華裔子弟做一個像樣的華人,然後讓世界人類過回一個像人過的生活。
再問:如何傳承文化?
  :從投入學習開始。
三問:學些什麽?
  :從學習明白道理,而來追求理想與自由。
          從學習良好心態,而來擁有快樂與幸福。
          從學習敬業樂群,而來感受同情與溫馨。
          從學習文化藝術,而來豐富人生與人間。——敬學書院





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

爲何命名敬學書院?

[敬學書院]這個名字是德龍與智鴻兩人一起想出來的。

我們乍看之下,一般都會以爲[敬學]就是尊重學問的意思,然而德龍解釋說,敬與學其實是分開的兩個字。

他表示[敬]在古文中有認真、慎重、負責的意思。

“到宋代,宋儒注重[],認爲做人要認真、謹慎、負責、小心。”

“至於[]則是指在人格涵養上,知識學問上,要刻苦學習。”

他笑言,他們不取一個花巧漂亮的名字,而是要一個樸實的名字。

於是,就產生了[敬學書院]。


(摘自2010年6月6日,光明日報副刊)

2011年7月14日星期四

敬學書院學規



一、求學與做人,貴能齊頭並進,更貴能融通合一。
二、做人的最高基礎在求學,求學之最高旨趣在做人。
三、愛家庭、愛師友、愛國家、愛民族、愛人類,為求學做人之中心基點。對人類文化有了解,對社會事業有貢獻,為求學做人之嚮往目標。
四、祛除小我功利計算,打破專為謀職業、謀資歷而進學校之淺薄觀念。
五、職業僅為個人,事業則為大眾。立志成功事業,不怕沒有職業。專心謀求職業,不一定能成事業。
六、先有偉大的學業,才能有偉大的事業。
七、完成偉大學業與偉大事業之最高心情,在敬愛自然,敬愛社會,敬愛人類的歷史與文化,敬愛對此一切的智識,敬愛傳授我此一切智識之師友,敬愛我此立志擔當繼續此諸學業與事業者之自身人格。
八、要求參加人類歷史相傳各種偉大學業、偉大事業之行列,必先具備堅定的志趣與廣博的智識。
九、於博通的智識上,再就自己才性所近作專門之進修;你須先求為一通人,再求成為一專家。
一〇、人類文化之整體,為一切學業事業之廣大物件;自己的天才與個性,為一切學業事業之最後根源。
一一、從人類文化的廣大物件中,明了你的義務與責任;從自己個性的秉賦中,發現你的興趣與才能。
一二、理想的通才,必有他自己的專長;只想學得一專長的,必不能具備有通識的希望。
一三、課程學分是死的,分裂的。師長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應該轉移自己的目光,不要僅注意一門門的課程,應該先注意一個個的師長。
一四、中國宋代的書院教育是人物中心的,現代的大學教育是課程中心的。我們的書院精神是以各門課程來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來傳授各門課程的。
一五、每一個理想的人物,其自身即代表一門完整的學問。每一門理想的學問,其內容即形成一理想的人格。
一六、一個活的完整的人,應該具有多方面的智識,但多方面的智識,不能成為一個活的完整的人。你須在尋求智識中來完成你自己的人格,你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來專為智識而求智識。
一七、你須透過師長,來接觸人類文化史上許多偉大的學業與事業。
一八、你須在尋求偉大的學業與事業中來完成你自己的人格。
一九、健全的生活應該包括勞作的興趣與藝術的修養。
二〇、你須使日常生活與課業打成一片,內心修養與學業打成一片。
二一、在學校裏的日常生活,將會創造你將來偉大的事業。在學校時的內心修養,將會完成你將來偉大的人格。
二二、起居作息的磨練是事業,喜怒哀樂的反省是學業。
二三、以磨練來堅定你的意志,以反省來修養你的性情,你的意志與性情將會決定你將來學業與事業之一切。
二四、學校的規則是你們意志的表現,學校的風氣是你們性情之流露,學校的全部生活與一切精神是你們學業與事業之開始。敬愛你的學校,敬愛你的師長,敬愛你的學業,敬愛你的人格。憑你的學業與人格來貢獻於你敬愛的國家與民族,來貢獻於你敬愛的人類與文化。

                  錢     

敬學書院宗旨

一、振起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
二、倡導勤學自強,推行有教無類。
三、固守厚重學風,默化中正涵養。
四、強調多元交流,堅持和合共進。